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成为中国服装设计界又一亮丽舞台
设计新锐激发产业转型活力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5月20日晚,随着第22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以及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系列奖项的揭晓,尚坤塬·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在北京圆满落幕。
作为推广国内外知名时装院校教学成果、展示优秀大学生毕业生设计创意才华、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国际性专业服务平台,本届时装周吸引了国内外53所设计类院校3355名师生的参加,举办了近70项作品发布、设计大赛等专业活动,参与院校规模和发布场次规模创大学生时装周举办5年来之最。大学生时装周已成为中国服装设计界又一亮丽舞台,而90后设计新锐正成为我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指出,大学生时装周获得规模发展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时尚产业与时尚教育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的今天,整个时尚产业要更加关注时尚教育,关注年轻设计师的成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也认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设计创新、文化创意和人才队伍是其中重要的着力点。而年轻的设计新锐是行业的新鲜血液,他们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动力、新思路和新未来。
主题鲜明 创意新颖
在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举办期间,来自多所院校的1525名应届毕业生,展示了他们的毕业作品,吸引了安正、例外、雅莹、鄂尔多斯等数十家知名服装品牌设计总监到现场观看,希望发掘到优秀的设计人才直接进入到企业。作为本届大学生时装周独家冠名赞助商的中纺永景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产业园品牌尚坤塬,也派出了多位主力买手进入各院校秀场,挖掘设计新秀,助推商业落地。
本次参与发布的毕业生作品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可圈可点。其中,2017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南非德班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发布以“而 立”为主题,以“可穿的艺术、创意的成衣”为目标,体现了年轻设计师们将情感主题、创意实验、艺术表达与可穿性和精工细作相结合的设计追求,赢得了服装业界和全球青年设计师的共鸣;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2017届服装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以“放视”为主题,通过概念设计、主题呈现、时尚元素运用等,旨在意在传达“设计之路充满无限未知的可能,于艺术之峰放眼无限精彩的视界”;2017大连工业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作品发布围绕“Coexist-共存”主题展开,设计师们将各种元素进行了多元组合、自由交叉,构成了一个跨界共存的服饰世界。据悉,这也是双方第3次携手向外界展示中外合作办学成果;河北美术学院服装学院2017届毕业生作品通过绚丽的色彩、材料再造、纯天然植物染色以及拙朴的做工,表达了以“像青草一样自由”的设计主题,展现了年轻设计师想要打破常规、跳出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的创意;2017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作品以“壳”为主题,通过海洋、天空、故事和花卉4个系列,诠释了“身体被衣服包裹着 内心被身体包裹着 欲望被内心束缚着”的创意;2017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生作品发布以“本色”为设计主题,强调“人为本,精于色;本为色之基,色为本之华”的理念。服装面料丰富,色彩运用大胆,采用拼接、抽离、叠加等多种工艺,营造出多元文化汇聚并以人为本的时尚境界;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毕业生围绕“技·忆”主题展示作品,通过手工技术时期的造物之美反哺流行时尚的多维创新,土靛染制、编织绣结、雕刻镶嵌等传统技艺在作品中均有体现,彰显了当下越来越注重快速反应的服装行业应保留对于细节质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