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企业资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随行记

买“中国制造” 淘“中国品牌”

——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随行记

本报记者 王比学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7日 19 版)

到海外“扫货”,连国外的马桶盖也被买断货;即使不出国的,也上网“海淘”舶来品。为何舍近求远?个中原因恐怕还是:产品质量问题。

检查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说,我国的航天技术、高铁技术都领先于世界,但马桶盖、电饭煲的质量却过不了关,这道理上说不通。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长期以来,消费者涉及产品质量的投诉一直占总投诉量的四成以上。

今年4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产品质量法进行了执法检查,记者跟随其中。检查组指出,应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国人能买“中国制造”、淘“中国品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5月3日,记者跟随检查组临时组成的小分队随机抽查了上海两家企业。

上午9:30,小分队在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带领下,来到位于松江区一家生产小家电的企业——上海奔腾电工有限公司。

在成品检验室,企业检验人员正对加湿器进行短期老化检测。质监局执法人员拿出自带的直流电阻电桥,检测电线的电阻。“如果电阻增大,就说明电线细,容易发热烧断,很危险。有的厂家偷工减料,生产的电线很细,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执法人员边检测、边解释。

质监局执法人员介绍,这只是现场快速抽检,如果初步判断这批产品有问题的话,还得送到专门的检验机构,出具正式的检验报告,才能封存有问题的产品。

随后,小分队来到了总装车间,焊锡、检验等每一个工位上都有对应的“作业标准书”,工人们正在一丝不苟地装配卷发器。

无论是在这家企业,还是在后来去的超市,记者观察到,执法人员既规范又专业,进门出示执法证,随身带有检测仪器。

在上海,检查组所到的企业,车间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化作业展板,既有工序的质量指标,又有对瑕疵的曝光和改善,运营目标和质量目标逐一分解到人、到组。在一家企业的展板上,记者还看到有这样的记载:项目经理及时改善了3项质量问题,并取得预期效果,为此公司给予每人500元奖励。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