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抓住“互联网+”的发展契机,一批优秀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中国时尚产业正在发挥更大影响力,或将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17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大会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时尚界代表出席。
具备萌芽开花的产业土壤
新型科技面料、3D金属亮片点缀、前卫先锋的设计,辅之以动感十足的音乐,大会开幕时装秀一开场,中国设计师刘思聪的作品就营造出时尚炫酷的氛围,抓住现场观众的眼球。
依托多元文化理念、醇熟的表达方式和精良的制造工艺,中国时尚早已告别东方元素的“简单叠加”,正缔造出多样风格。时尚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设计师力量迅速集聚,创业创新步伐加快,包涵服装、渠道、文化等在内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平地难起高楼。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看来,中国时尚产业的爆发,得益于厚实的产业基础。
“世界知名时尚中心,无不拥有厚实的制造基础和丰富的配套资源,时尚产业表面看是设计能力的展示,实则一国制造的代言。”张庆辉在大会期间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拥有国际领先的制造能力,构建了庞大产业脉络。厚实的产业基础,让设计理念得到恰当的表达,好产品拥有更多元的销售渠道,文化创意与品质衣着紧密相连。
消费结构升级和时尚人才储备也为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时尚是对美的提炼,消费升级为我国时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撑。”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曹学军在会议期间说,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锁定“有效需求”的时尚产业迎来窗口期。
目前,我国超过200所院校拥有时尚设计及相关专业,储备了大量设计、制造和技术人才,也吸引国际知名院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以国内女装品牌之禾为例,设计师队伍中不少曾服务于CELINE、BURBERRY等世界知名品牌。“中国融入世界时尚‘大家庭’的同时,更多的世界资源也将为我们所用。”张庆辉说。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