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企业资讯

6位院士共话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让制造变得“聪明”起来

——6位院士共话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从谷歌的阿尔法狗大战围棋高手到无人驾驶方兴未艾,从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风生水起到智能制造你追我赶……说起人工智能,一般人都不再陌生。那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在何方?6月29日,在天津市举行的“智港论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6位院士齐聚大会,共话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蓝图。

人工智能的N种“智慧”

“人工智能是一种引领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变革的使用技术,合理并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意味着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指出,尽管人工智能的许多应用领域已经成熟,但其最基本的目标仍与1956年最初提出时保持着惊人的相似,即使计算机变聪明,并能做聪明的事。

那人工智能是如何“学习”的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以大数据智能为例,指出数据智能学习的3种基本模式是用规则教、用数据学、用问题引导,3种模式都有其特点与不足。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专家陈纯看来,从大数据到知识与能力,能力增强是最终目标,需要关注的是3种学习方法的综合利用。比如谷歌的阿尔法狗是用“数据学+强化学习”,到了第二代阿尔法狗就实现了能力的增强,完成了从数据驱动学习到策略能力提升。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突飞猛进,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我国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从跨媒体分析与推理的角度,提出了3个重要的研究布局:智能感知理论、跨媒体推理技术、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传感网的渗透、大数据的涌现和网上社区的兴起,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环境已发生深刻改变,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也展现出了N种“智慧”。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的团队则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群体智能——通过特定的组织结构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吸引、汇聚和管理大规模参与者,以竞争和合作等多种自主协同方式来共同应对挑战性任务,特别是开放环境下的复杂系统决策任务时,涌现出来的超越个体智力的智能。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