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企业资讯

四川邛崃创新养殖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本报讯 (张 东)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挥四川邛崃渔香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邛崃市以邛崃渔香米产业为基础,建成省级稻渔综合种养连片规模化示范区666.67公顷,带动全市建成邛崃渔香米种植基地1333.33公顷,推动邛崃渔香米产业加速发展。

金秋十月,正是邛崃渔香米的丰收季节。秋风拂过,金灿灿的稻田里谷浪翻滚,处处弥漫着清新而饱满的气息。“原来传统水稻种植单产净收入只有几百元,通过稻鱼综合种养标准化模式,不仅单产收获500公斤以上优质渔香米,还有75公斤无公害稻鱼,单产收益在千元以上。”据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邛崃渔香米单产产量达到500公斤,每公斤售价8~10元,预计邛崃渔香米收入将达到8000万元至1亿元。

为了确保渔香米全程有机生态种植,邛崃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改善,依托牟礼镇小塘村良好生态环境和优势地理条件,通过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的有机融合,实现水稻与水生动物的互利共生、生态循环,生产出无农残、无杂质、品质上乘、绿色生态的“邛崃渔香米”,实现稻米、稻鱼、环保三丰收。

与此同时,邛崃市积极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建立并完善了从育苗、种植、管理到深加工等每个环节,涵盖邛崃渔香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

近日,邛崃市制定的《稻鱼综合种养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正式通过专家审查验收,为该市打造“邛崃渔香米”区域性公共品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目前,邛崃市正着力推动邛崃渔香米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届时,它有望继邛酒、邛崃黑猪、邛崃黑茶之后,为邛崃再添一枚沉甸甸的原产地品牌。

《中国质量报》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