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在上周五经历5.5%的跌幅之后,本周一上演惊天逆转,沪指开盘震荡上扬,在银行股强势拉升下沪指翻红,但临近午盘沪指大幅跳水,失守3400点关口;下午开盘,沪指大幅下挫,一度跌逾3%,盘中在银行、券商强势拉升下,沪指探底回升跌幅收窄,最终实现V型反弹,收盘时涨0.26%,报收3445点。
对此,路透社11月30日报道称,这是沪指在此前的大幅震荡后小幅收升。报道援引分析师的话称,当日股指大幅波动,权重股有护盘迹象,地产及银行股的上涨对拉动指数贡献较大,部分资金有逢低入场的迹象。
不过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当日股市的一度下挫与IPO重启有很大关系。本周将有10只新股率先发行,这是中国因股市异常波动而暂停IPO5个月后的重启。据统计,其中周一、周三各1只新股;周二最为密集,有8只股票重启IPO,总计募资金额约71亿元。10只新股中,上交所上市的有5家,在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分别有3家和2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周IPO重启仍将冻结大量的资金,短期内对于A股的走势形成压力。在上周五A股暴跌后,各大券商纷纷表态,将继续履行“自营盘不减持”承诺,推进市场稳定、修复、建设。中信、海通、国信证券也先后紧急澄清,被调查系两融问题。
在制度层面,对于证监会首次给出明确时间表的注册制,东吴证券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邓文渊认为,注册真正实施可能是明年二季度的事情,短期内对于市场的走势影响并不大,但注册制的实施将会带动个股估值的整体下移,“因为注册制实施之后,上市公司将不再是稀缺资源,一些存有估值泡沫的个股势必下跌。”董登新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短期小盘个股估值必将下移,但整体而言,注册制的实施将为A股带来长期重大利好,因为“IPO注册制体现出证监会下决心还权于市场,是市场化改革的实际行动。”
此外,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SDR的消息也广受市场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外界普遍看好IMF把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路透社也认为,伴随人民币冲刺SDR,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汇率改革亦加速推进。对此,野村证券分析师认为,人民币最近汇率的相对稳定,是由于中国政府意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如果在此之后,人民币仍能保持稳定,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情绪将会更加正面。彭博社则认为,人民币纳入SDR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比较有限,一旦人民币纳入SDR,中国央行可能会对汇率减少干预。未来人民币波动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伤及中国股市。
对于股市下一步的走势,路透社报道称,一项最新月度调查显示,中国基金经理对未来三个月股票的持仓建议配比略升至四个月新高,流动性宽松及风险偏好上升,股市的整体气氛有所改善,不少基金经理持后市谨慎乐观态度。投资咨询机构“福建天信”分析认为,短期市场继续下挫的风险已经解除,市场将再度进入比较良性的上行区间,但是大涨依旧不太现实,宽幅震荡的可能性很大。
董登新对《环球时报》表示,上周五A股出现的大跌是股灾之后第二轮反弹的终结,本周一A股小幅收红是技术上的一个反弹,但并不意味着大盘或将企稳,短期内大盘大幅波动的概率仍然非常大。邓文渊认为,市场未来的走势可能会更为纠结,“目前没有办法确认中国股市正处于牛市还是熊市,因为牛熊交杂,利多利空纠缠,整个市场或称为一个大的震荡市更为恰当”,邓文渊表示,市场在进入12月份后,不确定因素会更多,各种力量纠缠在一起,走势或将变得更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