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风日产切换校园营销:管理迭代突围销量魔咒)
5月29日,东风日产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玩夜跑,在处处精心策划的“运动范儿”推动下,会场氛围被点燃。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围拢过来,打探这里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东风日产想要的效果。东风日产的目的是营销推广新一代两厢车TIIDA,针对的就是年轻群体。提出年轻化战略后,东风日产特别喜欢在高校内,或者紧靠大学生搞营销活动。
针对年轻的大学生搞营销,很难短期见效。毕竟在工作前,大学生不可能是主要的购车群体。但这项投入很值得,产生效果的期限可能在五年内。而且这个人群很容易被影响,先入为主的概念会很强烈。
“新一代TIIDA上市后,东风日产完成了SUV、家用轿车、运动系列的三个家族的转换。”东风日产营销总部长刘宗信说。原来定位为家用的TIIDA,新一代推出后转换为运动定位。
推出运动定位的产品,是东风日产年轻化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经过四年转型,东风日产过去被称为典型的销售型汽车公司,现在特性不再明显,对销量的短期追求不再直接。
从剃刀回归长效
TIIDA在日产内部是具有代表性的车型,日产最早的一些半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就搭载在TIIDA上,不过在国产化过程中,很多功能被改造。
上一代TIIDA定位为家用,原因是TIIDA本身的空间较大,以及当时东风日产判断认为,要想卖好,必须紧靠中国市场的主流——家轿市场。
这种判断和东风日产要求营销短期见效有关,产品、营销等策略都必须围绕“三个月体现在销量”上来做。这是东风日产快速反应、快速打法的核心信条。
在整体市场高速增长时,东风日产的“剃刀”式快速营销,抢攻下很多山头,东风日产销量达到年销80万辆前,发展速度都很快。
东风日产快速反应的一个典型是,对终端市场的成交价监控以周计算,每周都针对市场变化进行调整,走在竞争对手前面。几年前,这是一项很具优势的竞争力,不过现在很多竞争对手都已经能做到。
包括管理和市场的扁平化策略,东风日产围绕快来打市场,事实上也通过快速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所以当市场进入微增长期,东风日产也进入了调整期。这个问题是副总经理周先鹏上任后,重点反思的方向性问题。
营销策略必须改变。东风日产采取的短期见效的营销方式,确实拉动了销量,但在售后、服务,以及潜在消费者培养、品牌性格树立上,东风日产尝到了苦果,在冲击年销100万辆的关口,徘徊了好几年。
东风日产能将营销有效推动到四五线城市甚至乡镇,很多品牌难以做到。五年前,启用大篷车进行营销,效果很不错。不过,这类营销可能短期带来了销量的增长,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找到了传统传播很难打到的市场,但对于品牌的关注,以及品牌的塑造,影响可能是反方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