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隔18个月,笼罩在锐澳(RIO)鸡尾酒身上靓丽的业绩光环,便已黯然失色。
这个凭借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等大红大紫的时尚酒品牌,在201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6%,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0%;转而到了2016年,业绩疾速下滑——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75.14%,净利润同比下降123.64%。
如此反差的两组数据,让近两年不景气的酒业市场再掀波澜。据锐澳母公司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润股份”)2016年半年报显示:集团上半年整体巨幅亏损1.45亿元,预调酒业务销售额下跌高达78%,成为百润股份业绩大面积下滑核心因素;而上半年整体销售类费用上涨11%至4.3亿元,广告、市场费用分别增长21%、404%,达1.54亿元、9465万元。
凭借对综艺、影视的高额赞助及广告攻势,一度拿下65%市场份额的“爆品”锐澳,如今却成为拖累集团业绩的包袱,大起大落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2015年以来,预调鸡尾酒品牌屡屡受挫、广受质疑的原因又是什么?低成本、高毛利的产业特性下,“地毯式”广告轰炸营销策略存在哪些陷阱?
窥一斑而知全豹。“重金营销”不是谁都能够玩得起的!
“爆款”锐澳是如何火起来的?
鸡尾酒属于“预调酒”的一种,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辅料、添加剂后可直接饮用的饮料酒产品,是商家考虑到消费群不是人人都可以自己调制鸡尾酒而想出来的“招数”。中国酒业协会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预调鸡尾酒销量从2006年的近百万箱至2014年鼎盛时期已增加至1000万箱,销售额达10亿元。
国内第一家专门生产预调鸡尾酒的企业——上海巴克斯酒业(锐澳初始生产商,下称“巴克斯”)成立于2003年,2014年9月以55.63亿元作价被百润股份全资收购。
也正是2014年,凭借“低酒精度、口味众多、饮用方便”的特征,预调鸡尾酒消费人群激增。此外,由于市场上预调酒都要加入大量水稀释,添加香精成本也很低,尽管每瓶售价在10-20元之间,但平均生产成本不超过三四元,存在很大利润空间。
市场利好下,锐澳顺“势”营销,先是通过周迅代言,大规模投放硬广,使自身知名度、业绩迅速攀升;随后大手笔签约杨洋+郭采洁,开启“双代言”模式,进一步锁定都市年轻白领人群。
“不打价格战,只打营销战”,是锐澳一直奉行的推广策略。
整个2014年,锐澳“紧盯”植入营销,豪掷2亿元深度植入热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当年销售额也迅速从2013年1.86亿元增长至9.8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6%,净利润增长超过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