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11月中旬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10月29日的3个月内,集团同比销售额大跌14%,录得了近年来的最大跌幅。毫不意外地,还是没能摆脱销售额持续下跌的魔咒,而这已经是Abercrombie&Fitch连续15个季度的“主旋律”了。
更糟糕的是,假使你去看 “净利润”一项的话,数字则还要恐怖上几分——同比去年的4190万美元,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仅为790万美元,下跌了81%。而这,多半是要归结于主品牌Abercrombie&Fitch的失利,有报道将这再一次的业绩下滑看作是该品牌品牌重塑失败的标志。
更近一些的消息是,由于运营不善,A&F将提前关闭该品牌在香港的唯一一家专卖店,即使此举意味着需要支付1.24亿港币的违约金。
三年前,A&F可很是一副不差钱的模样,以高于前租户一倍租金、租约的天价价格,700万港元,租下这中环毕打街的店面的。开店之初,也曾经是轰动全城的盛况,听说当时,每天都有人聚拢在店外,一直由毕打街排到了皇后大道上,高峰期,最少也有2000人在等候入店。而如今,最高峰时段,店内也不过200人,更谈不上排长龙了。
窥此一斑,不禁要问,A&F为什么会不行了,几番挣扎也不过如今垂死的狼狈模样?
Michael Jeffries打造的”性感”A&F
一如说起“维多利亚的秘密”,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维密天使”们甜美的笑容......以及健美修长的魔鬼身材一般,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A&F也是与“性感”二字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如果说 “维密”贩售的是关于女性“美好肉体”的幻想,那A&F的曾经大招就是八块腹肌的小鲜肉们。而这一切,与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那就是A&F的前CEO Michael Jeffries。
Mike Jeffries是1992年加入的A&F,任职CEO。彼时的A&F,早已从1892年的户外运动用品公司转为了经营高端户外服饰的零售公司,经历了销售、扩张的顶峰后渐入下行,1977年适逢美国经济大萧条,宣布破产、其后又几经收购转手,而时年48岁的 Jeffries正是从前任Sally Frame-Kasaks手中接过了这么一个摊烂摊子。
Michael Jeffries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调整了品牌的市场定位。他颇具预见性地将A&F的市场重心转移、聚焦到了青少年身上,带领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Abercrombie走起了年轻运动休闲风。集团旗下三个品牌,A&F、Hollister(2009年)、Acrombie Kids分别标的大学生、12-18岁的青少年以及12岁以下的儿童。
Wiki百科相关介绍中写道,“在Jeffries看来,消费者要的是高品质、流露年轻心态的经典美国服饰。上等的全棉面料非常舒适透气,手感柔软。正面的文字logo是刺绣的,吸汗性也更胜一筹,不但充满时尚新意,也将穿着的舒适自然感受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