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观念品牌观念

微信的“工具”野心

  马化腾口中的克制,张小龙口中的合理性,微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产品?

  时隔近一年,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又一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PRO版大会上。这个中国最知名产品经理鲜少进行公开演讲,但他的每一次演讲或内部信,都能引起整个互联网界的一波讨论浪潮。

  2016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版大会是张小龙的首次公开演讲,彼时他公布了一个微信还未开发出来的产品——应用号(现已更名为小程序),正是公开课前几日张小龙与几个工程师讨论后萌生出的"概念 "。

  "我内心非常激动。可能很多朋友知道微信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很少会把一个还没有做的功能或者说产品形态预先对外界透露,小程序是比较特别的一次。"张小龙在最新的演讲解密道。

  那么,这个让张小龙如此激动的"小程序"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首次抛出小程序的概念后,张小龙还发表了一个产品观,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个好的软件应该让用户用完即走。有不少人认为,微信作为"流量黑洞App",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的理念几乎与所有产品经理和应用设计的理念背道而驰:黏住用户,不让他们离开。

  张小龙的"用完即走"其实有两个潜台词:第一,微信被定义为一个工具(而非平台),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第二,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必须做很多取舍,要遵从产品的合理性(而非克制)。

  张小龙提到,马化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称赞"微信团队保持了一种很克制的心态来做事情",但对于张小龙来说,克制意味着"自我压抑",并非很好的做产品的状态。"合理性才是产品取舍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会舍弃掉很多很多本来想要做,后来发现做不好的东西,这种舍弃并不是因为说我们很克制。微信里面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点,比如如果一个用户从未订阅公众号,他的微信是没有相应入口的,我们也不会给用户推荐订阅。"

  小程序同样如此,张小龙设置了无数个"不能",如果用户从来没有运行过小程序,其微信应用也不会有相应入口。此外,对开发者的限制还包括:没有下载入口,没有分类、排行、推荐;只有流量,没有粉丝;不能推送消息;不能做游戏;不能搜索……而可以开放的是:分享,与相应公众号的跳转。

  小程序之于张小龙,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站在程序员视角对"浏览器"的重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小龙都在一线写程序,即使如今身居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他仍认为自己是一个程序员,"做程序员的那段时间特别宝贵,因为你可以进入到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用程序的语言在虚拟世界里构造一个虚拟化的产品出来。我相信很多的程序员都有一个梦想,除了自己去写程序,能不能写一个能运行程序的程序?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一个程序员来说,这是非常的自豪和兴奋的,我今天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