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观念品牌观念

解读亚马逊实体杂货店战略:新零售模式能否成功

  原标题:深入解读亚马逊的线下实体杂货店战略,新零售模式能否成功?

  亚马逊的“铺张浪费”

  “铺张浪费”通常不是一个会和Amazon.com Inc.联系在一起的词。因为亚马逊的成本意识强到甚至会把他们咖啡厅自动售卖机里的白织灯给摘下来。

  但是,在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分析这个在线零售商2014年的杂货运输中心之后,一个机械工程学的学生却用“铺张浪费”来形容亚马逊销售香蕉的方式。

  亚马逊配送杂货的部门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的员工,大概扔掉了亚马逊收购的香蕉的1/3,因为生鲜服务要把香蕉五个一捆售卖,这个学生补充道。员工会修剪每一捆香蕉的大小,把多余的部分铲掉。

  Vrajesh Modi如今供职于波士顿咨询公司,他写的研究论文里还突出了其他问题:缺乏培训的员工常常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失望的顾客经常会退回发霉的草莓。亚马逊的检查员认为他们公司老板并不是很关心食品的质量。

  亚马逊面临着这样的挑战。虽然亚马逊数次试图打入价值8千亿美元的杂货市场,并且已经在这上面努力了近十年,这家公司还是没能成功让顾客像大批网购书籍、平板和玩具那样大量购买鸡蛋、牛排以及莓果。

  “在线杂货正在衰落。” Kurt Jetta说。他是一家消费者产品研究公司TABS Analytics的首席执行官。根据这家公司的年度调查,虽然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做了很大的投资,但2016年频繁网购杂货的顾客还是只有4.5%,仅仅比四年前的4.2%略微上涨。“因为需求不够大。网购杂货的前提是你为顾客省去了亲自购买杂货的麻烦,但是人们其实喜欢亲自去店里购置杂货。”

  亚马逊的CEO Jeff Bezos现在好像意识到了,他不能仅靠网站、仓库以及运输卡车来赢得这场杂货之战。彭博社查阅的一些文件显示,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似乎把实体店看成了推动杂货革新的一个关键角色。并且同亚马逊生鲜一样,这家公司决定在西雅图——亚马逊的老家——推出它的最新项目。

  亚马逊的杂货项目

  上个星期二,樱桃收割机上的人在瓢泼大雨里劳作,只为了确定“亚马逊生鲜”会和西雅图巴勒德区一个免下车的杂货点签约。人们停车后无须下车,只要在线下单购买樱桃就能直接装箱上车。市中心南部一个类似地点的员工也非常忙碌,他们忙着给停车场盖上篷布,以免有异物在给顾客装袋的时候掉落到顾客身上。这家守口如瓶的公司还没有宣布他们的项目,员工们也对亚马逊的签约闭口不谈。

  去年晚些时候,亚马逊从LLamasoft Inc.购买了供应链软件——这不仅非常不符合亚马逊的风格(他们在后勤上的造诣颇深),更与亚马逊“我们不买,我们创造”的内部真言相悖。而据熟悉亚马逊业务的人说,它最近还改组了管理不同杂货团队的方式,以缩小关注点、设立更清晰的优先级。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