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观念品牌观念

H&M的零浪费供应链“自我净化”循环

  从柏林向南驱车两小时,在沃尔芬一片无色的厂房里,H&M的大型纺织分类和回收设施正在不停地工作。你可能很难想像,这些机器可能就是帮助快时尚产业走向未来的救世主。

  平均每天驶来25—30辆卡车,每车平均卸下14吨来自欧洲衣柜的旧衣服,这些衣服主要来自H&M几千家店铺的回收箱。在沃尔芬这个庞大的回收站点,每件废旧纺织品面临3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分别为“再穿着”(Rewear)、“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

  在全球拥有4200家店铺的H&M,是世界第二大服装零售商(仅次于西班牙Inditex公司,旗下有7000家店铺)。2016年,H&M营业收入大约为200亿美元。在这个数字里,每件50美元的运动上衣和每件10美元的T恤衫是重要的功臣。

  在快时尚产业,在破坏环境和助长不可持续的消费习惯方面,H&M要是称第二,大概没哪个企业敢称第一。尽管H&M明显没有停止这么做的计划(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每年增加10%—15%的店铺),但它也在斥重金建立旧衣服回收创新系统,希望在继续成长的同时建立一个“自我净化”的闭环系统,让那些取自自然纤维的原材料可以回收利用。

  说到这个计划,就不得不提及其背后的一个解决方案供应商:I:CO。这家德国科技公司在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都设有办公室,它与全球60多个零售商合作,目标是让顾客的旧衣服实现闭环式循环。H&M是它的最大合作伙伴之一。I:CO的名字是I:Collect的缩写,其母公司为SOEX,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专门从事纺织品和鞋类回收及再利用的公司。

  从2009起,I:CO开始管理位于沃尔芬的这座有13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工厂(该工厂正是SOEX于1998年开设的)。从2013年H&M启动旧衣服回收系统开始,所有来自欧洲店铺的旧衣服都被运送到这里。I:CO负责H&M全世界范围内的店内纺织品回收,并且在美国和印度开有两座相似的工厂,对原本可能用于堆填的旧衣服、鞋子和纺织品进行“零浪费”处理。

  “对我们来说,未来的方向是建立一个‘自我净化的纺织物处理系统,那些被丢弃的旧衣服可以被做成新的衣服。废旧纺织品不再被视为垃圾,而是成为一种资源。”H&M可持续经营专家Cecilia Br?nnsten说。早在2005年,H&M就引进有机棉,探索其可持续利用性,但直到过去的几年,循环生产概念才真正落实到供应链中。2013年,H&M正式开展旧衣服回收行动,如今你可以把纺织品丢弃在全世界任何一家H&M店里。

  把旧衣服从堆填区拯救出来,不仅是为了环保,更是为了面向一个重要目标迈出第一步——把公司的供应链转变为“闭环”,让非原生纤维(即从旧衣服里提取的纤维)得到有效利用。目前,H&M已经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展开四年合作,并投入580万美元用于研发混纺回收和纤维合成技术。目前,棉涤纶这样的纤维材料还无法回收合成新的材料,H&M要想在回收的路上走得更远、建立“从纤维到纤维”的闭环体系,这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障碍。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