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观念品牌观念

围剿屈臣氏

  屈臣氏怎么了?这个凭借“健康与美丽”走入市场,耕耘数十载加冕“个人护理专家”的零售业巨头,遭到了本土企业、外来掘金者的疯狂围剿。

  江湖就是这样,有坐上龙椅长期雄霸一方的霸主,就有试图不断扩张领土取而代之的大侠,针锋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相对,有些战争从企业创立,就点燃了导火线。

  最近屈臣氏貌似不太好过,继以中国香港地区为大本营的市场被“死对头”万宁超越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对手都试图蚕食其商业版图。

  屈臣氏怎么了?这个凭借“健康与美丽”走入市场,耕耘数十载加冕“个人护理专家”的零售业巨头,遭到了本土企业、外来掘金者的疯狂围剿。

  疯狂的背后,是以消费升级为主导,大健康产业吹响的一次集结号。万宁、丝芙兰、康是美、娇兰佳人……这些拥有高度发达商业基因、雄厚财力,以及纵横全球市场野心的后起之秀,怎会容忍万亿级市场的只手遮天?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昔日已远,剑拔弩张、短兵相接的战役已经到来。

  王座从来不胜寒

  2017年2月,赶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屈臣氏集团往大数据领域狠狠地砸了5.4亿港元。很明显,他们试图在科技领域抢滩登陆,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继续保住美妆零售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这种战略上的前瞻性,在屈臣氏过去的28年里常常见到。

  1989年,屈臣氏甫一出现在北京街头,这个主打药店与化妆品店融合的舶来性模式,就被内地门槛极高的药品行业甚至化妆品行业低看一眼。这个一身西方商业基因的“杂交”店,怎么可能与同仁堂、百雀羚等渠道稳固、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大佬平起平坐?

  为了迅速切入内地,屈臣氏选择了18~35岁的女性作为目标消费者。同时,屈臣氏首创“个人护理专家”概念,希望通过精确瞄准这个年龄区间的女性对个人护理和健康保健品的需求,打一场突围战。

  第一招,屈臣氏主打“主题式商超”,试图强化其在美容、健康、保健领域的专业化和领导者地位。在屈臣氏销售的产品中,化妆品及护肤品占35%,个人护理品占30%,专注于个人护理和保健品经营。这一招,不仅与药店区分开,也与那些大而全的超市和小而精的便利店完全不一样,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屈臣氏模式”。

  第二招,门店革命。屈臣氏以蓝、白色为基调,对店招、装修、货架、走廊等统一规划,同时,配合鲜明的产品区域划分,并用显眼的价格标识和类别主题,将屈臣氏与一般化妆品店的格局区别。

  在这个基础上,屈臣氏深入市场调研,以确保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特别建立了“模拟店铺”,用于了解各分店的销售趋势和顾客需求,确定发展的产品种类。这包括统计出店铺内每月最热销的代理品牌商品,然后生产出与该热销代理商品近似的自有产品;也包括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推出具有特色的独家产品。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