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价格屠夫”到“玩在国美”,国美新零售策略的首次全面剖析
第一部分:方巍分享
十几年前,我加盟国美的时候,市场供不应求,国美电器作为一个电器行重新搭了一个场景,就是“价格屠夫”。大家通过供应链把价格打到最低,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场景,因为价格便宜而形成了流量
互联网发展后,用户能够在市场上看到比电器行还便宜的商品,而且在网上就能交易,消费者不会再选择在地面商店购买了,原有地面场景的盖被互联网技术掀开了。掀开了以后,在零售领域,百货和家电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的商场价格下降了57%,国美电器同店总体下降了10%左右。我们自己也分析过,用户流量逐步从商场到了网上;也有一部分的人群,进入到了新的线下场景,比如说家具卖场、活跃的新兴卖场,国美电器行可以说是腹背受敌。
同时,互联网也到了增长瓶颈,50%的高速增长区间已经结束,总体来说处在一个30%的相对快速增长时期。用户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还是吃饱肚子,现在则是追求个性化的东西。
国美的组合拳
过去国美的流量实际上是因为商品价格便宜,现在国美的策略不是经营商品,而是经营客户。也就是说用户想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国美在谋求一些变化,原有的场景会变化,新的场景遍布400多个城市,1600多个门店,新旧交织形成了线上线下的穿行。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以家为轴心,向家庭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从动线向记忆消费习惯转变
打造线下体验场景
以“社交+分享”的模式建立圈层
增加与用户的接触频率
与用户的接触方面,用户能不能体验到适合他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关键,强大的选品能力能让平台更丰富,这个逻辑是有头有尾的。用户线上提出需求,形成我们的价值体现,中间把商品服务推进,然后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的场景化进程,这就是国美“社交+商务+利益分享”的逻辑,下面各块具体来说一说。
以“家”为轴心的成套方案
实际上国美在打造一架飞机。国美前端就是入口端,过去入口端是家电零售,现在希望把这个入口端演变成一个以家为轴心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家有三条主线,家电、家居和家装,一共有4.5万亿市场容量。
三年前中国人厨房装修花不到一万美金,有厨柜、冰箱就行了。但美国和欧洲的中产大约会花费三万美金到三万欧元,因为他们是把厨卫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的。之前很多人去日本买马桶盖,现在会选择一个整体的日式卫浴体系,包括自动加热不起雾的镜子。现在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用户不想一件件买东西了,而是更倾向于一体化设计,比如门厅一体化设计,厨房一体化设计,卫浴一体化设计等。所以以家为轴心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美未来发展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