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papi酱拍卖出了第一条天价短视频广告,时间过去了一年,短视频的营销攻势越来越强,但请注意,在风口上活跃的大多是短视频的创作者,而非被视为短视频生死存亡关键的“金主们”——渴望通过短视频为自己找到营销新风口的企业主们。
一边是内容创作者,花样百出、眼球激荡却难以变现;一边是企业广告主们,还在观望着短视频的营销姿势。
总是偶尔爆款,这个梗要破
对于企业主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渠道进行营销,只是一个选择题,他们不介意慢半拍、跟个风。
但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没有选择,只有试错和想办法让企业主尽快选自己。
4月末,在作为关键词里就挂着“营销”二字的上海车展上,主流短视频平台秒拍抛出了自家营销解决方案——在展会开始之前,即推出了“车展Online”主题活动。
和以往线上看车展不同,此次秒拍更多地采取“群众路线”,以悬赏征集UGC(用户产生内容)视频的模式,让用户结合指定车品进行拍摄。
换言之,颇为类似命题作文,先期通过部分短视频达人制作范本的方式,激活参与热情,也形成内容引导,进而让UGC能够将专业视频作为素材和蓝本,进一步提升内容的质量和深度,同时也让许多不能亲自到达车展现场的内容创作者,有了自己的施展空间。
结果亦如预期,仅以其和长安汽车合作的#长安欧尚约拍大赛#悬赏活动为例,就吸引了10名粉丝量超过50W+的不同领域达人参与和推介主力参展车型长安欧尚A800,悬赏活动视频总播放量超过4600万次。
但问题依然存在。营销常有,而活动不常有。常态化的营销等不起,短视频创作者和平台的生存压力也不允许等。此处必须将偶尔变成常态,才能打破企业营销的短视频壁垒。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案例是一个名叫悦味的厨具公司,由于它们的一款锅入选了淘宝二楼的第二季“夜操场”,结果5分钟时间不到的一个短视频,让它们在播出的头一个夜晚,就卖出了“四年半的锅,短片在前三天播放量达到330万次,我们店铺在三天时间内内部访问量突破480万次”(厂家语)。
一个爆款视频的出现,依然是一个偶然现象,然后顺手将一个产品刷成了爆款。但这样的营销效果,就如同等待一个一年一度的展会一样,依然难以形成常态化的营销节奏。
如何常态化?此处已有成功者
汽车太重了,快消产品足够轻,借助网络和短视频,浮起来会容易许多。
就在前不久,传媒巨头时代推出了一个美妆视频网站The Pretty,网站每周会发布10个由社交红人、美容编辑和明星在纽约和洛杉矶制作的美妆美发短片,每个视频的时长不超过2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