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奇虎360借壳江南嘉捷在A股上市。从2005年9月至今,这一个生肖轮回的时间里,它如何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人民想念”的周鸿祎又怎样通过一个非主营产品起家,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要素,并围绕“安全”不断跨界,颠覆着一个又一个的行业规则?
“安全”一开始竟是个副产品
1998年10月,周鸿祎创办北京3721科技有限公司,以覆盖90%以上中国互联网用户、40%广告搜索市场份额的规模,成为在那个以“烧钱”为荣的互联网泡沫时代里,为数不多的盈利异类。
“我们做插件的方式后来被很多软件公司学了去,一时间互联网使用环境乌烟瘴气,我也不幸背负上了骂名”,同时备感来自百度压力的周鸿祎,在2014年卖掉3721,一年后成立奇虎公司(下文简称360)。
彼时,为弥补当初“谋求搜索霸主而不得”的遗憾,360的主打产品是一款名为奇虎搜索的插件。而360安全卫士,只是作为一个副产品出现,其目标则十分明确,就是把附在用户浏览器上的各种流氓软件清理掉,也包括3721,为奇虎搜索插件腾出一个空地。
可结果还是败在了算法优势更为明显的百度面前。反而,实用价值更高的安全卫士,仅在十余人组成的团队运作下,就快速获得了成功。
无论当初是抱着赎罪心态还是有“自造自杀”嫌疑,这种“无赖”的市场打法,却让360从安全卫士的成功开始,便发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要素—安全。在此后的十余年间,一众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软件应用和各色智能硬件组成的安全产品库快速展开,并一路颠覆。
以免费模式颠覆杀毒领域
彼时的江湖,瑞星、金山或者江民等杀毒软件,是用户最先付费购买和安装的正版软件,有可能还是唯一的。
史玉柱祭出免费大杀器,让他的第一款也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款网络游戏《征途》大获成功。很快,360看到了这个市场趋势,也发现了“杀软”这个市场盲点。
2008年7月,360推出免费杀毒的测试版,然而一开始并不顺利,“他(周鸿祎)要看一下朋友电脑上有没有装360杀毒软件,如果没有,他就动手帮你装上”。
当时看着是揶揄,此刻再看却是实干。周鸿祎如是描述之后的成功:“在2009年11月,360免费杀毒正式版推出,别人以为又要放哑炮,结果我们放了一颗“原子弹”。”
仅3个月后,据艾瑞数据显示,360杀毒已经跃居安全市场第二位,百日内“攻克”电脑过亿。1年后,传统巨头瑞星才宣告个人产品免费,然而大势已去,当时的360已经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用户量超过3.39亿,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以免费对抗收费,似乎成为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IT领域最快捷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