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品牌上升期的马大姐食品在新品开发、终端拓展以及品牌传播“三驾马车”的驱动下,正在实现整体升级。
2013年,杨学宝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了来自滴滴副总裁的演讲,彼时的滴滴还叫“嘀嘀打车”,在中国打车APP市场上兴起不到一年。
出于营销人敏锐的嗅觉,他意识到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些事情。第二天,以马大姐食品品牌总监的身份,杨学宝带着产品,去北京上地拜访了滴滴市场团队。那一次的沟通,非常顺利,“对方的团队虽然年轻人居多,但都认可我的想法和我们的产品。”不久,双方合作的品牌营销活动 出街。
事实上,这只是马大姐食品在过去三年中做的诸多跨界营销中的一个。为了让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群体认识并尝试,马大姐在产品、渠道、品牌营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从单一到多元
在国内糖果市场,消费趋势及消费人群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倾向于购买 更健康、更便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同时,消费趋势正在发生变化,朝着休闲化、零食化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外资 糖果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民族品牌纷纷开始思变 创新。
马大姐在产品层面进行了转型:配料和口感更加注重养生。杨学宝向记者举例,针对容易产生甜腻的巧克力,马大姐研发出了燕麦巧克力,燕麦本身作为健康谷物,添加进巧克力中既满足了口感,又解决了甜腻。还有与红豆结合的新品致爱巧克力、十二星座巧克力系列以及挞司肉松蛋糕和手撕面包,也成为了主打畅销品。马大姐由原来单一的糖果果冻系列成功扩充到豆干产品、肉制品以及烘焙面包蛋糕产品。让产品更加年轻化,更加符合当前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同时,马大姐也对包装进行了升级,在突出传统文化喜庆因素的同时又兼顾时尚。比如挞司蛋糕,不同于千篇一律的圆形或者方形,马大姐设计出了三角形的挞司蛋糕。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迎合趋势,一直在向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学习,现如今,中国休闲烘焙产业成为热点,我们要再次迎合趋势,创新开拓烘培行业优秀产品,开启烘培行业4.0时代,”杨学宝称。
从简单的家庭作坊到现在的集团化生产,一粒酥糖起家的马大姐,不断拓宽产品线,希望打造“大休闲领域综合体”,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变小、变轻
除了产品本身属性上的提升外,马大姐在渠道终端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十年前,马大姐的市场战略确定为“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大卖场带动小卖场”,也就是从重点城市辐射到各省会城 市,再辐射周边的县区;从重点商超再到周边的小商超。截至目前,马大姐在全国已拥有1500多家经销商,1万多个专柜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