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营销人,创业者,这些都是徐雷的标签。
90年代在文汇报工作,后来去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和他的老板、中国通麦健陆一起创办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是最早的一任主编。随后,徐雷又转行从事营销咨询,进入麦肯锡做了四年的中国市场总监,媒体人的经验和多年跨国公司的职业素养,为其积累了看问题的独特视角。 <</p>
如今徐雷的角色转变为创业者,他把视野聚焦到了火热的在线旅游市场,布拉旅行是他的新阵地。
布拉旅行的前期切入点是“轻奢度假产品”的移动端特卖,把江浙沪和东南亚等热门度假酒店以及周边服务打包销售,并且借助微信社群的理念,将度假产品的体验性和分享性发挥到极致,布拉旅行的知名度在酒店控和度假控扎堆的江浙沪白领圈子里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徐雷表示,一款热门度假产品往往两天内就能卖出300多单,而且订单量一半以上来自于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的推荐。
从天使到老板
但从一个媒体人和职业经理人转换到一个细分行业的探索者,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为一些错误买单,徐雷也不例外。他最初其实只是布拉旅行的天使投资人,拿出钱来支持自己的一位前同事的创业,但是第一年布拉旅行并没有理想的成果,原因是,他认为在移动端产品开发的大方向错了,最初去做的APP应用面包旅行很接近,但产品推出的时间节点并不好,“手机端的旅行记录分享并不是一个硬需求”。
“作为投资人,说不急那是假的”,于是徐雷在2014年年中果断地将布拉旅行接手下来,重组了团队和业务发展方向。他认为,中国白领阶层无论是出行频次和旅行花费都在进入消费升级的好时候,无论是周边游,还是东南亚、日韩台等地的旅行都足以支持垂直型旅游服务商的发展。只是,“人们更需要解决如何去玩,以及如何玩得更有性价比的问题。”
徐雷接手后认为,将产品销售的渠道完全聚焦于移动端,目前布拉旅行在微信订阅号、IOS和安卓APP应用和H5移动网站这三个主渠道的累积用户已经接近50万。实践证明,用户在移动端上的决策更迅速、退单率更低。徐雷介绍,移动渠道的用户获取由于完全来自于内容营销,获取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带来的自然流量转化率高达30%以上,用户的回购率在过去半年中也达到了20%。布拉旅行的社群理念做的不错,迄今有60多个名为“轻奢度假分享”的用户微信群,将近2万位铁杆用户,持续将布拉旅行的口碑扩散出去。
徐雷逐渐在过去的大半年做出了信心,他认为找准了轻奢度假这个切入口,讲性价比和产品品质,注重用户之间基于分享的关系。“国内做旅行度假电商,一般存在两种误区,或者过于高端,不太符合国生活理念。会造成获客成本极高,规模不易起来等困难。而另一种过于价格驱动,变成了团购杀价。”
度假不同于旅行 内容推动产品
徐雷试图重新定义度假这个市场,他认为度假这个概念是泊来品,而中国人的概念里只有旅游观光,或跟团,或自助。“其实度假可以说是第三类市场,中国白领一般都喜欢海滩、温泉、购物、美食,也要有点当地文化和自然生态,这也就是为什么东南亚会这么火的原因。”
因此,针对度假,住是一个核心的要素,“度假用户更多可能先考虑你住在哪儿有最好风景,而且这个风景最好是免费的,周边吃喝玩都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布拉旅行的重点合作对象围绕的是度假村、精品酒店和高级民宿这些有品质的度假型酒店,这方面的合作已经有2000多家。但是徐雷强调,和酒店合作并不是布拉旅行的全部,不久前,也开发了新加坡、清迈、斯里兰卡及台湾的半自由行产品。
徐雷介绍说,布拉旅行的微信号过去大半年已经积累了20多万粉丝,在旅游微信号中间算是很受关注的,最多的文章阅读量达到了400万。编辑团队一直在研究怎么样在移动和社交端呈现内容,并且把产品文案做成人气内容。“因为无论是我们推荐的产品,还是一般的人气文案,最终都希望将有价值的度假旅行信息,以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