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信息碎片化是指在信息传播上的多元化的体现。碎片化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也引发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随着传媒的迅速发展,在信息碎片化下企业经营与品牌传播不可能依靠“开店+广告”的传播方式获得成功。只有营销信息传播能给消费者带去震撼心灵的深刻体验,才能有效支持企业经营与品牌传播。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今天已成为传播者从事传播活动的主要依据。在信息碎片化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品牌营销传播呢。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发展,原来成功的许多营销传播方式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表现在各种传播方式上均出现严重同质化的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品牌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具体有以下三个表现:
1.营销信息过剩。消费者每天被众多时尚信息包围着,已经失去了分辨能力。品牌所制造出的时尚,很容易在同行嘈杂的传播合唱中迷失。
2.传播内容与方式同质化。众多品牌定位雷同,采用相似的画面,相似的传播语,相似的明星代言,消费者已经产生审美疲劳。
3.互联网改变了信息接收的特点。在消费者接受信息呈现碎片化、快餐化、互动性的时代,其往往几秒钟就把品牌煞费苦心制作的传播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碎片化”归根结底是由于消费者个性化意识在消费中的作用提升。“消费从众”时代已经过去。在品牌号召力越来越下降、大众媒体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小, “我”的意见才是消费行为的根源。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企业要想通过信息传播表达出强烈的价值主张,打动消费者,就必须使传播方式、传播内容能够给消费者带去震撼人心、深刻的体验,使消费者容易辨认、乐于认知、乐于参与。记住:消费者体验是品牌价值传播的核心。
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时代,从产品上寻找亮点已经将各个企业拖得筋疲力尽,无边无际的商品海洋也让消费者寻找心仪的服饰时痛苦难言。什么才能让消费眼前一亮?很多企业寄希望于制造噱头,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广告出位。记住: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品牌传播理论认为,只有与消费者心理层面的共鸣才是品牌传播的核心。要学会运用新媒体与消费者深度互动,共造品牌价值。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的普及、微博的火热,使消费者接收信息呈现出三个特征:迅速、碎片化、互动性。传播的信息如果不能够吸引眼球,几秒钟就被抛到脑后;传播的信息过长,连看的耐心都没有;消费者自己没有发言权,很快就会没有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品牌的塑造再也无法由品牌精英一手操持,而需要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塑造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