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行业品牌行业

《致青春》打破娱乐传播格局,优酷成就了一场

  一部充斥着应援与争议的电视剧《致青春》已经完结,而作为营销圈的各位,看到的是热闹还是门道?

  对于中国的娱乐事业来说,品牌塑造还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我们熟知的 Netflix 却已经很好的践行了。将人群从对一个 IP 的追逐引导到平台认可,这是能进行品牌塑造可能性的转折点。足够丰富的角度、参与人群和可持续的服务,娱乐事业才能在传统传播渠道不断缩水的今天,在新载体上实现价值与发展的双赢。

  在优酷独播的《致青春》走出了第一步,将口碑和炒作的传播形式做了更改,将品牌利益和诉求放在最前端,赚足热度外,实现价值的可视化。

1.jpg

2.jpg

3.jpg

  娱乐品牌联姻,营销格局的新势力

  在品牌商还将眼光放在追热点,寻找娱乐圈大事件的时候,优酷联合多家品牌直接在娱乐源头制造了一场致青春的热点。在剧没有开始播出前,将品牌与剧进行情感嫁接,更巧妙地触及受众好感。 

4.jpg

  因为优酷对剧的调性把控和品牌诉求的双标准,宣传方向也成为很好的营销借鉴样本。在传播的基础上,把控出品端口的质量,让受众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这场与青春有关的软性宣传中。数十家品牌联合致青春,将娱乐的话题性与品牌的受众融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将品牌的理念和娱乐观点做了很好的嫁接和传播。

  在剧完结之后,贴合了网友对青春散场的唏嘘情绪,支付宝、戴尔、滴滴、蒂兰圣雪等品牌戴尔滴滴蒂兰圣雪戴尔滴滴蒂兰圣雪抓紧契机,加入了品牌联合阵营。从开始到完结,这场联合营销都在开启新的合作空间。

  围绕IP整合发力,转化受众情感认同

  除了话题传播外,致青春在优酷的传播线路上再出奇招,更容易被二次元接受的周边、同人概念,《致青春》的传播中也有同人漫画的产生。

  同人漫画的产生,增强了粉丝的互动积极性,同时将电视剧的受众再次扩散,吸引不同圈层的受众的喜爱。

  与日漫相比,中国的电视剧和动漫在互动上和粉丝创作积极性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致青春》很好的把握了影响人群的心理和喜好,将传播的节奏从宣传角度转化为互动角度。这种更加接近受众习惯的宣传,让剧的喜好者养成对平台的好感。把可持续性比较弱的单个 IP 影响力转化成平台长久依赖的第一步尝试。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