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全球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一直没有过去。在这个危机发育的过程中间,我们的观察是全球经济突然失去了方向,大家都在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间,集体做了一个转向,就是去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就成为一切。我也觉得互联网是一切,但是在狂躁发展7、8年之后,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而出现的地方源于成熟的市场。美国提出来要重振自己制造业的同时,美国的传媒界、广告界也开始了他们自己7、8年来对于突进式传媒业的发展的一次集体反思。
反思的结果,大概有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是否对所谓“新媒体广告”反应过度了?我们是否低估了主流电视媒体影响力?我们的企业客户是否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先来看看来自美国的反思,Facebook放弃了DSP的产品,一个程序化购买广告的平台,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平台上75%以上的流量,居然是假的,它是由劣质广告和虚假机器人流量组成的。还有美国网络安全公司White Ops在最新的《2015年机器人流量(BOT)广告欺诈研究报告》中预测,由于非人类产生的流量,广告商和企业将损失72亿美元,其中有49%,也就是一半的广告商因为机器人流量产生的广告欺诈,损失在25万美元到4200万美元之间。整体看来,每家广告商平均损失达1000万美元。
我们再来看英国,这也是一个成熟市场,群邑(英国)是非常大的公司,在2015年底受到英国著名营销机构Thinkbox委托,对电视广告、电视直销、广播纸媒、户外、邮件、网络展示、付费网络搜索等多种传播途径的短期、中期、长期营销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中短期3月左右一个传播周期中来看,媒介传播带来的销量大概是39%,其中33%来自于电视广告,高于其他媒介传播。其他媒介是这样的,付费网络搜索大概是22%,线上展示大概是12%,从属营销是10%,纸媒8%,直邮8%,电台3%,户外1%。
另外一个,就是电视广泛的到达率、覆盖率所带来的规模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电视广告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高于网络媒体2.7倍、纸媒2.5倍、广播2.8倍。这份报告还显示,电视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其他媒体传播渠道的效率,电视促成的销售最终通过手机购买方式实现的,占所有手机购买的25%;同样,实体店中间的45%的销售,网站销售的29%都源自于电视带来的影响。此外,电视对网络搜索和Facebook都有33%的积极影响,这个从大家熟悉的电视剧购买,就可以得到印证。凡是在电视上进行热播的电视剧,在网络上一般都能够获得一个天价的销售,这是中国市场的基本状况。
第三,我们来看看,减少电视广告的投放,将会对品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美国著名广告周刊《ADWEEK》今年3月7号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报告,这个研究报告对于2013、2014年15个减少电视广告投放的品牌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其中11个品牌,每少花一美元在电视媒体上,他们的销售额就会减少三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