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有完整建制的市场部,以及多年来极其丰富的市场经验来说的话,按道理玩转社交传播那是分分钟的事儿。
但是实际上近两年在社会上扬名立万的几乎都是新兴品牌,传统大品牌屈指可数,纵观下来,发现大品牌基本上都在犯几种毛病,比如:
动作谨小慎微,但又期待一炮而红。
觉得social很重要,却又不愿意做更多投入。
对社交传播的态度从害怕、到一知半解、再到蔑视。
下面我给大家列举下一些常见误区。
由于篇幅限制,我只挑几个给大家浏览一下。
认为社交传播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做广告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几乎是每个品牌都犯过甚至还在犯,这个错误导致品牌联合起来生生的毁掉了新浪微博,看看那一条条,生硬的,写满140字的,产品卖点齐全,凶猛自夸的内容吧。多少网友当年关注了无数大品牌的微博账号,后来发现那只是“品牌换个地方做广告”,翻来覆去的产品背书,没有喜好没有情绪内容,按时发送的固定格式,仿佛电脑那一端是个永远没有表情的机器人。当明星和段子手和粉丝们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品牌微博却越来越冷清。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打开微博,看看你曾经或者还在关注的品牌微博,他们一定还在坚持发一条条“微博上的广告”,看看下面的评论,只剩下几条投诉和吐槽。
于是,广告营销狗们说:微博不行了。其实意思是,品牌做微博不行了。(Tfboys和回忆专用小马甲做微博还挺行的。)
所有的正面宣传几乎都不会火
社交传播是一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八卦式口碑传播。所以每一次广告公司提出来的方案,如果是万全的,没有争议的,产品卖点清晰,符合品牌调性的话,请放心,一定不会火,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力。
很简单,社交传播依靠的不是媒介购买时段反复播放,而是粉丝的口口相传,粉丝会口口相传一个产品说明书吗?粉丝传播的往往是:呀,你看神州专车写了个错别字!哟!你看加多宝打官司又输了!妈蛋,《大圣归来》这么好看的电影没钱宣传啊!
所以,如果你请个明星拿产品摆个美美的pose,这种事情就不要用社交传播了。
社交传播并不是省钱的代名词
我有一次去微博讲座,讲粉丝的巨大影响力,讲完了下来一个客户说,你说的并没有什么卵用啊,我一样做了social的,没效果啊。我问他预算多少,他说我花了3万呢,不少了。(我一口鲜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