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比较体系化对自传播进行了深刻剖析,阅读之前请思考:
什么是产品的自传播?
传统的营销方式为什么会失效?
“自传播486模型”到底讲了什么?
什么样的广告是好广告?
自传播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真正把自传播整个体系做过完整研究的在国内还是很少的,这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原因。
我之前在百度工作过大概七年,这七年的工作前三年我是做研发的,包括之前上研究生,还有以前的工作经历都与研发相关。
那么,一个之前完全没有学过品牌市场营销,一个做研发的人,一个十年写码的人为什么能够做营销,并且能够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绩?是因为我用的方法跟别人不一样。
我用的方法就是自传播,用产品和技术跨界做营销,这是一个跨界思维的方式。
一、重新思考营销
大家看到自传播三个字,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比如,微信、朋友圈、口碑、内容、病毒营销等等?是的,这些都对。
其实自传播就是尽量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引发传播,为什么能达到这个目标?是因为你的内容好。
那么自传播的概念就是:基于一个事件、一个产品或者营销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激发人们自愿转发分享。
我们带着自传播这个概念,来重新思考一下整个营销界的方法论和落地实践。
“广义营销”大概分三类:
第一类,有传播力的产品;
第二类,有传播力的营销;
第三类,无传播力的营销;
为什么叫广义的营销?是因为我把产品纳入到营销这个范畴里了。
金字塔顶端是最好的方向,它是有传播力的产品,这个逻辑很简单,一个营销本身没有传播力大家肯定不喜欢,所以它的传播力弱。
当然,最好的营销往往又不是营销,是产品本身,所以我们应该往金字塔最顶层努力。
1.无传播的营销
我们看这样两个广告,左边是一个白酒广告,右边是一个建筑广告。
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见到过的营销作品99%以上都属于这类,一点吸引力都没有,这还是传统营销的打法。因为商家觉得自己的这个东西不好玩,所以要花钱去铺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