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的1.5亿大标,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项目2018年的第八次变电设备(含电缆)招标采购,除了中兴通讯,华为、烽火通信等厂商也将获得一定的采购订单。
本次所招标的中兴设备,都是国网公司的各省公司,对正在运营的中兴设备进行扩容。而在8月2日公示的国家电网信息化和调度的数通产品招标中,中兴通讯也以高份额拿下了约4000万元大单。据内部人士透露,在未来几个月,国家电网的通信设备集采中,各省公司预计还会有可观批量的中兴设备上报采购。业内人士表示,中兴通讯能在以上采购中连续拿下大标,这表明了国家电网对中兴通讯的支持。
这也是各大央企近期的一致态度。
比如三大运营商。在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正式解禁后,短短一个星期内,中兴通讯就连续获得三家运营商总额超过5亿人民币的业务订单。中兴通讯先后获得中国移动2018年GPON设备采购的超过70%份额,成为2017-2018年中国联通高端交换机扩容项目单一来源采购购应商,以及中国电信2017年CN2网络扩容工程的第一中标候选人(共两名中标候选人)。可以预期,未来在更多的相关领域,中兴通讯还将陆续获得更多的类似订单。
大量央企订单的支持,不但能为对中兴通讯带来业务和收入,更重要的在于稳定军心,带动更多的行业客户与中兴恢复合作。
此前,在长达三个月的“拒绝令”风波中,中兴通讯一度陷入休克状态,直到7月13日,美国商务部终止2018年4月15日拒绝令,中兴通讯才重新“复活”,于7月15日正式启动业务重建计划,开始全面恢复全球业务。
由于业务停摆、管理层大换血、巨额罚款等多重打击,中兴能否快速走出困境,尤其是业务运营的延续和资金的供血,都面临巨大压力,如果得不到客户支持,业务不能及时恢复,中兴通讯仍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此前在6月29日,中兴通讯已分别向中国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到300亿元人民币和60亿美元(约合408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对中兴通讯来说,更大的难题是信用问题。虽然美国解除了拒絕令,但此次事件的影响,将会令合作伙伴考虑未来是否与中兴通讯继续合作。此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批订单,有助于它稳固合作伙伴的信心。
同时,中兴通讯也对外表现出了积极姿态,以争取更多客户支持。解禁后,中兴通讯的生产线第一时间就全面复工,同时启动网络保障和项目交付。在中兴向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发送的《合作伙伴信函》称,“因拒绝令而导致延期的合作活动,中兴将调集所有资源,全力追赶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