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战略品牌战略

速递易的1元鸿沟

  企图以几十亿元的资本和一己之力,领跑一个千亿级的市场,速递易的悲情命运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速递易可能要被卖了。

  2017年4月8日,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宣布对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公司(速递易),减少注册资本11.52亿元,解散并注销了速递易科技有限公司。

  曾经跑在快递柜市场最前面的速递易,正在陷入一场被各方抛弃的尴尬场景。在这场号称争夺物流最后100米的竞争中,速递易起来得猛,衰落得也快。

  3年时间,从市场宠儿到弃儿,速递易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1元钱,戳破第一的幻觉

  到2015年年底时,速递易已经快速进入了79个城市,布下4.9万台智能快递柜。这一年,速递易的用户突破4000万人,每天从快递柜里取走的包裹超过100万件。论规模与用户,速递易都是这个行业的第一。

  第一的泡沫很快被一条新的短信戳破。

  2016年双十一后,重庆、台州、南充、潍坊、襄阳5个城市的用户发现,开箱码短信中多了一句提示,“本次为你免费存放4小时”。速递易的目标群体——上班族,几乎都错过了4小时的期限,要想取包裹,先给1元。

  速递易“4小时取包裹,超时收费”的新政,目的是为了提高收取包裹的效率,却在用户群里炸了锅。

  “凭什么跟我收费”“谁让你放入柜子的”“这是趁火打劫”“抵制速递易”……一时间,速递易的差评声弥漫各个城市。在重庆,至少有7个小区物业迫于业主压力,出面让速递易限时开箱,否则作断电处理,多个速递易的柜体和显示屏遭受了用户怒火的洗礼。

  除了速递易,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快递员。有些快递员一天之内感受了几十次用户的咆哮,他们也觉得委屈,“速递易早就开始向我们收费,使用的柜子由小到大每次0.4~0.6元”。

  本来想着存柜子效率高点,但随着收费制度以及日益增加的用户投诉,大部分快递员开始选择向免费或者收费更便宜的菜鸟驿站、周边便利店、小区商店等进行投递。

  速递易幸运抢跑拿下了行业第一,尴尬的是,1元钱取件费就把自己置于了用户的对立面。在用户和快递小哥的抵制浪潮下,速递易实行了11天的收费新政戛然而止。

  速递易掌门人补建说自己平时并不怎么看新闻、看电视,更愿意去捕捉和体验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和创意,并试图以一个消费者的思维去进化。

  也许不止于不看新闻、不看电视。打车软件补贴大战的白骨还未掩埋,悬挂在小区业主门前的各种征订箱尚未拆去,速递易就再一次挑战起了用户习惯。

  泡沫总有破碎的时候,只是没想到速递易在一项项庞大数字中,自信到忘了关注一下自己的用户。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