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些变化:
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掌握众多大品牌的公司越来越失势,不断被各种突然冒出来的小品牌冲击,而且对这些小品牌的封杀也越来越无力。
过去的创业者经常被问“如果腾讯做了,你怎么办”,任何一个小团队都担心突然被巨头模仿后超过,创业前功尽弃。但最近跟一些投资人聊天发现,整个创业圈讨论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少了,巨头模仿从而击败原有创业公司的案例也越来越少了。
过去做营销,预算最重要,一个1000万元预算的方案,就算策略再差也能超过一个50万元预算的方案。但现在依靠预算来碾压别人越来越难。
甚至不光是企业经营,在个人成长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迅速崛起。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过去凭借资金、流量、资源等方式,既有的成功者就能够继续保持成功。而现在缺资源、缺知名度的小品牌也变得这么有机会?
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解释上面的问题。
10万元广告费击败3000万元广告费的故事
为了揭示人类DNA遗传的奥秘,直接研究人体太复杂太难了——人有多达23对染色体,而且30年才能繁衍一代,要收集充足的一代代样本估计需要几百上千年。
所以遗传学家找到了果蝇来研究,与人类不同,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10天就能繁衍一代,而且一只雌果蝇一次就能繁衍上千只——这为遗传学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然后研究完了推演到人类就方便了。
在商业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寻找这样一个可以用来进行简化研究的领域。恰好前段时间机缘巧合让我找到了这个领域——一个10万元广告费打败3000万元广告费的故事。
前几天我在跟丽人丽妆的老板黄总讨论营销问题时,突然发现他们当年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开化妆品的淘宝店,通过文案创意等优化,仅仅让转化率比竞争对手高了一点,就用10万元广告费击败3000万元广告费。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淘宝体系下资本周转非常快,今天在淘宝上投了10万元的广告,当天就能转化回款,第二天就拿到了10万元多一点的钱再投,这样每天都滚雪球,结果他们一年用初始资金10万元,最终投了2000多万元的广告。
而竞争对手就是因为转化率低一点点,每次投放反而都会损失一点,最终一年投入了3000万元广告,但销售却并不比他们多。
最终,他们依靠本来微弱的一点创新和优势,撬动了巨大的成果。
复利时代
为什么叫“复利时代”?其实这整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我们高中就学过的模型——复利模型来解释。
复利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