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战略品牌战略

新零售的鼻祖怎么是亚马逊?

  当马云去年底抛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这“五新”后,媒体和业界为“新零售”沸腾了,辅以“纯电商时代即将结束”、“未来只有新零售”作标题,冲击力巨大。

  倒也不奇怪,互联网思维、智能制造、金融科技、大数据轮番火过之后,也就剩下零售最具想象空间。所以当宗庆后评价马云这“五新”除了新技术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时,应者寥寥。

  稍微把日历往前翻一下,京东在2015年就以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京东是纯电商,同时自建物流;阿里巴巴更早,2014年就入股银泰商业,2015年重金投资苏宁,2016年迄今又布局盒马鲜生和三江购物。如果按照马云的说法——只有线上、线下和物流相结合,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那只能说这个词是时髦的,内核并不新鲜。

  如果把目光拉得更远一些,大洋彼岸的电商鼻祖亚马逊早在2013年就切入实体,今天除了是电商之王,同时也是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市值公司,市值超过阿里巴巴和京东之和,在当下国内舆论一片唱多“新零售”之时,我们不妨梳理一下亚马逊这几年在实体零售的动作,看看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是如何理解线下的。

  线下:克制中的高期待

  2013年出版的《一网打尽》(The Everything Store)是一本描写亚马逊自1994年创业以来以及贝佐斯本人的商业畅销书,英文书名意为一个应有尽有的商店,中文译得也很传神——一家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万能商店。那一年,亚马逊的收入首次突破700亿美元,几乎全部由电商贡献,今天风头正劲的云计算业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要在两年后才在财报中露脸。但也就在那一年,亚马逊开始把触角伸向线下。

  最初的形式非常简单——在机场、商圈和一些大型活动上摆放一些售卖Kindle和Kindle Fire(亚马逊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自动贩售机。随后在加州的一些大型商场开设了几家临时商铺(pop-up store),陈列的也是这些电子设备。意图跟苹果开实体零售店一样,希望消费者在购买这些硬件产品之前有一些实际体验,这当然只有在线下才能做到。

  直到2015年11月,以图书电商起家的亚马逊在总部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Amazon Books,这才引发众人讨论电商巨头的线下野心。人们不解的是,不管是在线上卖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亚马逊几乎垄断了美国图书市场,为什么还要费心开一家对收入贡献约等于零的实体书店?

  如果你有机会在这家书店逛一逛,就会发现它很“亚马逊”:不像绝大多数书店里的书只能用侧面排列展示,Amazon Books的所有书籍全部以封面正对读者,但书店本身占地面积不大,怎么保证展示足够数量的书?策略不是拼数量,因为一走进书店,迎面而来的是一排写着“高评分:4.8星及以上”的推荐书架,但凡在亚马逊网购过的人一定会会心一笑。不只如此,还有诸如“读得最多的某某类图书”“被加入心愿单最多的书籍”“如果你喜欢(箭头指向左侧书目),也一定会爱上(箭头指向右侧书目)”等众多推荐书架。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