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战略品牌战略

新浪微博为什么比原来更赚钱

  导语:当你吐槽微博体验变糟,它却比原来更赚钱了。新浪微博的价值重估,有赖于其寻找到全新的多媒体化内容形态以及稳定的营收模式。

  微博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较前一年同期增长49%,达到11.8亿元人民币,其中单季广告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至10.45亿元,同比增长56%,微博的月度活跃用户为2.97亿,同比增加34%,这已经是微博连续第10个季度增长超过30%。

  而且在2016年10月18日,微博市值首次达到113亿美元,超越了它曾经的模仿对象Twitter。

  与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witter这些美国社交媒体巨头一样,微博的商业变现还是靠广告这一传统模式。从财报上看,自2013年以来,微博广告占总营收的比例一直在扩大,已经由当初的72%上涨到最近的89%。打开现在的微博App,屏幕上没有一处地方没有卖过广告——从App的开屏页到搜索栏,从话题栏到信息流,从短视频的片头到每一个可以塞进横幅广告(banner)的缝隙……都已经被微博悄悄加入了广告。

  时间倒回至2012年,那时的微博不但没有构建出成型的营收模式,它还面临着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难题——如何继续维持用户增长与活跃度。2012年第四季度,微博用户平均使用时间首次出现下降,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曾表示:“我们很清楚我们将不得不努力去将用户的时间抢回来。”

  微博早期靠“大V”引流,第一批入驻微博、掌握话语权的大V,是中国相对精英的一批用户,如薛蛮子、李开复等投资人,任志强、潘石屹这样的产业大亨,以及姚晨、徐静蕾等演艺明星。然而远在三四线城市生活的老百姓,既不关心李开复的创业鸡汤,也不在意任志强怎样炮轰政府政策,微博上浓厚的精英氛围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都比微博好看。

  如果微博想要吸引并留住这些用户,那就必须提供这些用户想要的内容,王高飞当时抛出的问题,在之后的一年逐步得到解答——从2013年开始,微博一方面以兴趣分类做垂直化运营,另一方面扶持相应垂直领域的中小V,激发他们生产内容的热情。

  当新用户注册微博时,用户必须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好选择后,微博会强制让用户关注该领域排名前20的大号;此外,当微博判断用户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后,也会在该用户的信息流中向其推送该领域的网络红人。

  水粉在微博早已经成为一个“罗生门”式的话题。微博官方也无时无刻不在高调打击“水粉”。最近,当外界纷纷恭喜广告主都将预算转向微博时,王高飞在发微博抱怨,“(广告主出钱)刷粉刷评论的倒是多了不少,好几个项目都停下来对付刷粉刷评论的了”。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