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战略品牌战略

金帝:打折的甜蜜

  使金帝跌入深渊的正是它一直以来得以维系的手段——促销,像慢性中毒一样,最终化为泡影。

  在刚刚过去的中式情人节“七夕”里,你有给心仪的人送巧克力吗?

  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习俗来源于日本,1936年,神户的一家叫做莫洛佐夫的巧克力工厂,听说在当时的在欧洲各地,十分盛行将情人节作为向爱人告白的日子,于是工厂决定把这个习俗介绍到日本,并且推荐将巧克力这类甜蜜的食品作为表白爱意时的礼物。由此,情人节与巧克力便成了最佳拍档。

  无论是西方的情人节,还是中国的七夕,商家们都不会放弃蹭热点的好机会。传闻,每每到此,连“送花使者”都能日进斗金。然而,作为最佳拍档的国产巧克力商家们,却难再“甜蜜”了。

  2015年1月,曾经国产品牌的骄傲——金帝巧克力被中粮旗下的中国食品以6.11亿元出售给中粮旗下另一家公司华高置业。去年12月,国内糖果生厂商好邻居又再以区区两亿余元的价格,100%将其收购,整个交易包括金帝巧克力的无形资产、品牌、设备和渠道。

  蓦然回首,国产巧克力的悲惨,不亚于情人节深夜的“单身狗”。灯火阑珊之处,曾拔得头筹的金帝巧克力,怎会变得纵你“寻他千百度”,也难觅踪迹的呢。

  从头把交椅到被转卖

  1990年,中粮国际及BVI公司合资兴建了深圳金帝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高档巧克力的企业。次年,第一块金帝巧克力下线,在此后20多年里,金帝巧克力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市场国产巧克力的老大,销售数字一度逼近同期进入市场的玛氏中国旗下的德芙品牌,“金帝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这句广告语一度流传于大街小巷,同时也成为那些年国产零食中的奢侈品。

  2001年金帝被并入中粮旗下的中国食品,成为上市公司旗下的休闲食品板块,戴上了“国”字头的帽子,而此后,金帝的主创团队却陆续出走,与此同时,外资巧克力品牌不断进入。即使是这样,金帝巧克力凭借包装差异化和撇脂定价(在产品推出初期,价格定位在较高水平),配合广告宣传,一度成为国内巧克力企业中,唯一能和跨国巨头抗衡的企业。在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的排行榜中,金帝曾以27.8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24位,这是巧克力一哥发展史中的高光时刻。

  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金帝其实早已感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自2005年开始,外资在华的投入加大。其中,以德芙、吉百利、好时、费列罗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不断加码,事实上主导了高档巧克力市场,这对定位高档的金帝尤为不利。退出头把交椅的危险与日俱增。

  2011年,金帝母公司中国食品开始进行内部改革。原有的酒类、厨房食品、休闲食品、食用油等五个事业部被取消,变为分区制管理。也是从这年开始,金帝迎来了“四连亏”。到2015年,金帝所在的休闲食品板块是唯一下滑的板块——其上半年贡献营收1.98亿元,销售额同比下滑9%,仅占整个中国食品集团板块1.3%。营收体量小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使得金帝并不被中国食品重视,被中粮集团视为包袱。这让金帝在中粮内部一直被边缘化,得不到资源、费用上面的倾斜,直至最终被转卖。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