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资讯品牌资讯

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现状与期待

  观诸2015年8月淘宝发布的一份十年海淘报告,我们从中可以得知,自2005年以来,国人海淘版图逐年扩大,足迹跨越100个国家和地区,海淘品类超过200万款,其中包括泰国的Napattiga乳胶枕,意大利的Marvis牙膏,丹麦的PO咖啡杯,斯里兰卡的红茶等等,都成为国人竞相购买的热品。早先,海外品牌从未如此便捷地占据国人的生活,深究其因,产品力,或者说是品牌力,成为消费者海淘的主要原因。

  品牌对消费者而言,究竟代表了什么?简言之,首先从理性层面,它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其次从感性层面,品牌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也正是企业长久稳定的利润保证。正如Joel Backaler在《China Goes to West》中说的,成本与产品制造相关,而品牌自身就拥有超越成本的内在价值。因此,在面临相似产品的选择时,消费者愿意为这种内在价值付出代价。曾在星巴克和耐克担任营销负责人的Scott Bedbury曾说,“从长远来看,一个伟大的品牌可以走遍世界,跨越文化障碍,同时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沟通,创造规模经济,让自己处于价值链的高位段,这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收益。”

  2014年中兴的高端机型努比亚出现在彭丽媛女士手中的那一刻,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梦想随着“中国梦”开始启航,与此相关的品牌传播工作也登上国际舞台。随后努比亚公布的品牌战略路线证明了这一点。2015年多方合作稳固国内市场;2016年加强国际市场布局,全面大规模进入全球有价值地区;2017年成为全球知名手机品牌。刚刚落幕的CES展会上,努比亚的高调表现赚足眼球,从深耕国内到国际市场初现峥嵘,努比亚的发展步伐可谓迅速。

  努比亚只是一斑。2015年对于千万中国品牌来说,可谓自主品牌建设元年。新一届领导人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概念,主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产业升级;同时,持续的开放也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升级的消费和逐渐成熟的市场,使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对于竞争的重要意义。自主品牌的品牌建设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初,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峰会上,由专家学者协同网友共同评选出10个行业内的100家中国自主品牌企业作为“百佳自主品牌企业”,并鼓励其他企业效仿。峰会上发布的《2015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分析梳理了目前自主品牌的发展脉络和前景,并提出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与31个二级指标的“中国自主品牌‘5力模型’”,用来衡量自主品牌的实力。这种自上而下的品牌建设努力,值得称道。

  以国产手机品牌国际化为代表的品牌建设取得的一些成果也颇为喜人。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发布的《2015国产手机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国产手机品牌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35%。在国产手机品牌阵营中,华为全年手机发货量突破1亿部,登上全球手机厂商销量第三名的位置。凭借多年在芯片研发、产品设计和品牌设计等环节的沉淀和积累,华为终于在2015年凭借Mate8等多款中高端机型对智能手机巨头三星和苹果形成有力冲击。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