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资讯品牌资讯

不要让品牌建设成为口号

  品牌,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为什么要先说一下品牌的定义呢?因为我们多数的企业、企业家们、经销商们、营销的从业者们,在目前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虽然口口声声离不开打造品牌,创新品牌,把品牌植入人心等等,但结果呢?貌似一个个所谓的品牌风光三五年就消失在公共视野了,昙花一现的快消品牌更是多的数不过来:红桃K、活力28、旭日升、天府可乐、北京方便面、太子奶......还有很多品牌正在消失的路上,除了外资的收购雪藏、企业的自身管理以及市场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人心的浮躁,中国近30多年的发展,成果辉煌,加上毛爷爷打下了2、30年的工业化基础,我们是用了5、60年走了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之路,社会浮躁一点是正常的,这也就让我们对于品牌本身的定义,忽略了两个很关键的字“长期”,品牌是需要长期去打造的,是需要坚持的。

  国家的立足之本是实体企业,企业的立足精髓是品牌。

  国家无论如何发展,靠虚拟经济,靠互联网,都不可能,实体经济才是立足之本。企业呢?没有品牌,没有知名度,要么生产假货;要么打擦边球,模仿品牌产品;要么在流通市场上去撞大运。可以说生存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死掉的无名小企业多如牛毛,当然,这也是一些小企业打造品牌最初要走的必由之路。自己的企业要有品牌,并且要做出知名度,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也明白品牌是企业立足的精髓,但企业到了一定阶段,人心就会浮躁,特别是企业的老板,会被市场上某类或某只产品突然的爆款,而忘了自己打造品牌的初心,去模仿、去跟随,转头回来时,模仿跟随的产品成了炮灰,自己原有的产品也全面萎缩,发现自己的企业已经不伦不类,失去了本身的优势,也就失去了在消费者心中刚刚建立起一些的品牌认知度。

  成功的品牌,是在品类或者在单品上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说到酥心糖,我们会想到徐福记;说到巧克力,我们会想到德芙;说到空调,我们会想到格力......消费者的脑海里只会记着同类产品的品牌前三,所以,企业如果不将自己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打入前三名,消费者很难会选择你企业的产品。但品牌的塑造又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对于企业老板来说,是否能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就尤为重要。

  2016政府工作报告重提“工匠精神”,无疑给制造业打了一支强心针。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克强总理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短短数语,给制造业,给企业指明了方向。说实话,上届政府的十年,是房地产让制造业迷失了的十年,错过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最佳时机,本届政府上来之后提的互联网+,又类似于上山下乡,让众多实体企业又陷入了迷茫,如果再错过十年,那中国的制造业将会怎样?所以,提到工匠精神,让企业提升品质,创品牌,国际上的百年老店,都是非常重视品牌建设,而品牌建设的核心就是产品的品质,工匠精神则是生产出好的品质产品的基础。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