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资讯品牌资讯

四川白酒原产地地理标识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原标题:四川白酒原产地地理标识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在四川白酒原产地地理标识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政府战略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不一致性,一线白酒品牌与二三线白酒品牌的目标不一致性,品牌建设投入与品牌效应收益的关系不明确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明确地理品牌内涵,实施两个品牌战略,落实品牌建设主体,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预警管理体系。

  一、问题缘起

  根据中国From EMKT.com.cn酿酒工业协会制订的《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中国白酒产业的酿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然而,就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2011年的中国白酒总产量(折65度)就达到了1025.6万千升。换句话说,中国白酒产业的“十二五”产量发展目标在“开局”后不久即已超额完成。到了2013年,中国白酒总产量(折65度)已达1226.20万千升,同比增长7.05%。其中,四川省的白酒总产量为336.4万千升,同比增长9.8%。四川省309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791.2亿元,同比增长5.51%;利润总额为246.7亿元,同比下降16.12%;实现利税为417.47亿元,同比下降11.49%(苏俊,2014)。

  即使在中国白酒产业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的2013年,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省白酒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依然占全国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5.7%;从四川省内来看,白酒产业的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则分别占到全省工业的11.4%和10.5%(宗和,2014)。上述数据一方面说明,作为四川省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白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明显。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白酒产能过剩的状况已经十分明显。假设1瓶酒为500毫升,全国4亿成年男性饮用,那么,2013年生产的白酒,需要每人每年喝掉61.3瓶。假设2015年的全国白酒产能达到了预期的2051万千升,那么,需要每人每年喝掉102.5瓶。在如此严峻的宏观大环境下,四川白酒原产地地理标识品牌建设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三角之变

  在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中,四川白酒原产地地理标识品牌与“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品牌的关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2008年1月,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指出,“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酒业发展的路子,做好整体包装,打造中国白酒产业的‘波尔多’。”同年8月,刘奇葆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打造“白酒金三角”,建设中国白酒的“波尔多”。2009年6月,刘奇葆再次肯定“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同年8月,刘奇葆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即“打造一个国际品牌”。在“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打造出来之后,不仅可以将中国白酒品牌上升为国际品牌,而且可以带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以法国波尔多的小镇发展模式为借鉴,以“酒文化”为支撑,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围绕这一战略构想,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明确部署,要求大胆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名企建名镇”、“名酒品牌创区域品牌”的新模式。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