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牌建设,不断地接触企业,便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很多的营销管理者们都认为“做品牌”就是“打广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获得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竞争,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企业的成长必然面临多元化、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品牌也要从拥有一个品牌到拥有众多品牌的转变。中国的品牌链(国家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目前还处在起步和创建阶段,中国的企业众多,但卓越的企业家却是凤毛麟角,而且品牌意识与高度普遍不足,中国品牌群体崛起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民族品牌的颓废也让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让营销者们感到苍白!感到汗颜!中国的品牌建设与营销行为一直处于韬光养晦的状态。于是我们不得不接受人们“愤青”和关于“中国品牌不作为”的指责。虽然我们国家在经济上可以展示肌肉,展示实力,但在品牌责任与格局,在品牌高度与意识,在将来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
在信息爆炸,高度传播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广告和传播充斥着商业的角落,包围我们的生活。中国人喜欢知名度,是源于人们的从众心理,认为大家去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大家认可的东西一般不会错。但现实的结果并不是如此,品牌不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创建一个品牌,何止广告那么简单。中国当下处在经济变革的当口,汇率问题,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品牌建设与营销传播的成本等因素,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使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比较优势 很快丧失。对于企业来说,让我们更加多了一份思考:那些弱势,不思进取,无高度,缺乏意识的企业将面临未来大环境的清洗和净化。企业若想立足于长远,力争创一流企业,建一流品牌是不二选择。
1、品牌是整体与细节的双重表达,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它不是A,不是B,不是C,更不是D,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产品品牌和业务品牌的沟通对象和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其传播功能重点是配合营销活动吸引目标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其主要传播对象是目标消费者。市场已经不再是传统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是过去式,专注产品的经营而轻视品牌的经营,认为品牌就是名牌,品牌建设就是做产品和销量,产品销量上去了,品牌也就做好了,做品牌就是打广告,做品牌投入高,见效慢,只要产品品质好,价格合理就不愁没有市场。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层面的思想误区。 一旦走入误区,也就走入了品牌建设的弯路,那结果也自然不必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