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营销学家拉里·莱特说过:“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短长的竞争,拥有市场将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强势的品牌。”否则,只能沦为强势品牌的代工工厂。在“工业 4.0”、 “互联网 +”的时代,中国工业品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品牌建设工作,将品牌的重要性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段,不断创新品牌建设方式,打造中国的工业品品牌巨人。
强势品牌具有巨大价值
在世界范围内,提起一些工业品企业的名字,虽未被大众熟知,却丝毫不影响它们在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它们是:
电气巨头GE、ABB、西门子
微处理器之王英特尔
蓝色巨人IBM
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英格索兰
石油化工大鳄壳牌
化工巨头巴斯夫、陶氏化学、杜邦、拜耳……
在很多人看来,品牌是消费品营销领域的专属名词,实际上,众多工业品跨国企业对品牌力量及品牌管理的重视已远远超过传统消费品企业。这些跨国企业已经把品牌这个武器驾驭得炉火纯青,在其国际化进程、兼并收购、资本市场等各个方面,品牌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跨国企业对品牌的成功建设帮助它们实现了伟大梦想,并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品牌是有价值的。在全球著名品牌咨询公司 Interbrand 的“2014 年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中,苹果公司以 1188 亿美元的价值排名榜首,而 IBM、微软、通用电气、西门子、卡特彼勒等诸多工业品品牌也都入围,通用电气更是常年排在前十位。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品牌——华为首次入围,以43亿美元的价值排在第94位。
我们常说,产品和技术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唯有品牌才是企业长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强势品牌的塑造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质量。因为,强势品牌是工业品企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
对今天的工业品企业而言,没有品牌或许可以生存,但却注定无法持续和快速成长。“世界是平的”,全球化使品牌成为产业价值链中最具价值的一环,当拥有强大品牌的企业借助品牌驱动力牢牢控制产业链上游的时候,那些没有品牌的企业则不得不在产业链的下游苦苦挣扎或沦为代工苦力。
产品和技术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唯有品牌才是企业长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中国工业品行业的品牌缺失
与前面的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不同,在Interbrand 发布的“2014 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50强”中,互联网、金融、消费品品牌占了绝大部分,而工业品牌中只有华为入围,位列13名(当然,华为也有消费产品——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