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最缺的是什么?钱?地位?影响力?都不是,是品牌!中国是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无论是在手机等电子产品,还是汽车等交通工具领域,都没有可以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品牌,甚至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霸占”着,只是近年来国内企业有追赶超越之志。也正是如此,当前企业发展靠的不再是输出产品,而是输出品牌。那么对于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是不是要注重品牌建设?当然要,一个经常被拿来做例证且极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尔“砸家电”。
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往往会走弯路、走错路,直到走投无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得一策划”根据与中小企业合作中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以下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1.品牌建设意识不够
中小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阶段,利润增长是最主要的诉求所在,短期见利往往比长期建设更具有吸引力。在具体方案制定上,往往以营销策略为主,比如打哪些广告,走哪些推广渠道等等,将业务增长作为企业当前阶段的重中之重。此时多数企业会想到打通关系、降低价格,不会考虑如何让消费者认识到这个品牌,只是在众多强势品牌的缝隙中寻求一丝生存阳光。那么,以产品销售和业务增长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到底对不对?这其中没有对不对,只是短期和长期的不同。以产品为中心看似短期能够获利,实则是夹缝中求生存,需要较长时间的渠道铺设方能见到效果;品牌建设看似是持久战,短期不会见利,实则能收到井喷之效。也就是说,品牌建设虽然需要较长时间经营,但实际上和产品销售所需时间没有太大差异,不过一旦品牌建设起来,利润增长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钱是做品牌建设的前提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自己没有钱,打不起广告、做不起推广、搞不了噱头,只能先图生存再赚名声,这是一般中小企业的普遍认知。这说明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品牌,没有钱就没法做品牌。海尔的“砸家电”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海尔创业阶段,那个时候市场空间很大,但张瑞敏还是站在维护品牌、体现诚信经营的高度砸冰箱,树立起海尔的威信。品牌建设和钱没有必然的联系,品牌建设的目的是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与消费者在情感上进行了充分的、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品牌便会深入消费者内心,消费者对品牌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忠诚度,并认为这个品牌是同类型产品的代名词。也就是说,我们要让消费者感知到的是品牌的魄力和魅力,而不是财大气粗。
3.战略规划不完整
中小企业做战略规划往往流于空洞的想象而非当下即可执行的方案。“得一策划”接触过很多中小企业自己做的战略规划,其中大多数不能完全明晰核心竞争力、产品定位,中长期规划想象成分多于实际发展状况等等。战略规划不是几张纸、不是需要点缀的文章,是立足当下,即刻便可行动的纲领;是遥想未来,充满动力和活力的蓝图。中小企业往往不重视战略规划,认为这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即使制定了,很多内容也不可能完全实施或实现。我们一直告诉企业,战略规划既然是规划、是企业行走的方向和路线,方向不对,即使短时间内能走两步,终究还是要被拦阻;路线不对,还是要折返到起点。也就是说,没有战略规划,别说对利润没有贡献,还会拖累。总的来说,战略规划就是让利润积累的过程尽可能减少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