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 “中国品牌日”。
当前,我国还处于打造品牌的初级阶段,品牌日的设定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从国家层面来推动品牌建设,意味着品牌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红利
毋庸置疑,经济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居民收入,也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当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逐渐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
但是,目前来说,品牌的发展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不少问题。“目前,我国企业想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主要制约因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成本和语言。”雅迪广告战略副总裁冉丹向本报记者解释道。
她说,中国现阶段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经营成本在不断上升,而经济下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困难。从广告业这张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上看,2015年中国广告总量出现了2.9%的下降,2016年降幅虽然收窄整体进入调整期,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另外,随着媒体价格的持续上涨,尤其是优质传播资源价格持续上涨,为获取等量传播效果,树立品牌要付出的传播成本会更高。
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媒体类型 (超过20种的媒体形态、超过100个受众广告接触点)和最复杂的媒体结构(网站420万个、电视台2515家、出版期刊9867种、报纸1918种、影院6188家)以及变化最快的媒体环境,内容快速迭代、受众兴趣点转移快、技术驱动传播形态多变,使得品牌在传播策略、媒介选择、传播语序上有海量的选择,这也是变相的巨大挑战,如何用好传播语言、如何建立与消费者最高效的对话通道显得尤为关键。
面对这样的现状,品牌日的设定对于我国品牌建设将会发挥什么作用?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杜建刚对本报记者表示,设定“中国品牌日”对于中国企业品牌的打造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其一,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构建品牌战略;其二,有利于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转变思维,推动和管控企业的品牌建设;其三,有利于媒介全面宣传中国企业整体品牌形象的氛围;其四,有利于提升中国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和支持,最终有利于打造适合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生态环境。
冉丹则提出,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革,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所以,从国家级层面设立品牌日与其说是行政管理上的选择,不如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举。品牌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既是对信用的强调,也是对匠心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