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电商部分,更好的专注生活O2O的服务,对美团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5月9日,美团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及商家,继续专注和深耕生活服务O2O领域,美团将对原商品交易业务做出相应调整,8月1日后将不再对原来的购物频道进行推广,原商品交易团队将调整至外卖配送事业群孵化新业务。“电商这块业务在我们整体的交易额中占比并不高。”其表示。
在此前的2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刚刚关闭了发展不久的“到家”业务。公司架构也调整为到店餐饮、到店综合、外卖配送、酒店旅游、猫眼电影全资子公司等七大事业群。由此看来,美团的确正在非主流的业务上做减法,将全部精力用来发展O2O。事实上,在百度糯米和阿里巴巴新口碑的双重追击下,美团和大众点评也需要更加专注主营业务,以保持其竞争力。
资深电商行业观察人士黄若认为,目前的电商市场环境下,与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抢平台的生意,是不明智的。在细分垂直市场深耕才是美团应该做的,“大而全”不如聚焦。
实物电商遭放弃
美团官方在一份对外的声明中表示,未来的几个月将持续与商家沟通协调,商家可以自主选择提前终止协议或继续履行合作至合同到期。项目结款及退还保证金等相关工作也将同步进行,保证合作商家的利益。
公开资料显示,美团电商购物业务始于2013年7月收购张智勇创办的猛买网,其后任命张智勇为商品团购部总监,向COO干嘉伟汇报。但两年多以来,这项业务并没有为美团贡献更多的消费者和交易量。
目前来看,在千团大战后活下来的团购网站基本已经放弃了商品团购这一业务。记者注意到,大众点评团购页面的商品团购品类上,也只是为品牌或商家导流推广,即销售优惠券或门票类不需要物流的商品。
在商品团购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占据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透露,2011年,聚划算交易额突破百亿,活跃用户达千万,占当年团购市场份额超过50%。2012年,聚划算交易额达208亿元,是2011年的2倍多,日客户访问峰值突破1600万。2013年,聚划算交易额达到477亿元人民币。
与聚划算的巨量交易额相比,其他团购网站的商品团购交易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名团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团购网站在早期切入商品电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用户,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可以靠低价商品吸引眼球。“团购网站卖的商品超过50元的都很少,大多数是十几二十块钱的产品,即使是给一定补贴,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也很划算。”
根据美团网2015年的经营数据得知,合并后的美团点评拥有300万商户,活跃用户2亿,年度总交易额1700亿元。对美团而言,靠低价商品拉新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