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政风采企政风采

宜家:触电慢动作

  网购一旦出现退货,不仅将增加仓储物流的成本,还会涉及客户对商品满意度等种种问题,这些都将是宜家“触电”后可能面临的挑战。

  日前,宜家购物中心(Ikea Centres)运营分部出售其在欧洲的23家室外零售店,理由是“希望将重心放在室内购物中心上,因为室内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的地方”。宜家没有透露这些店的价格,但自信这些店不会亏本卖:“目前市场很好,希望在2年内完成这些资产的出售”。

  而就在不久前,宜家家居高调宣布今年下半年“触电”,并在中国的部分地区推出网购服务。对此,宜家解释称,“电子商务将会是零售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形式,以此帮助其进入中国的三四城市”。对于网购服务的配送收费标准,宜家中国称目前还在讨论中,但在温州,订购自提门店已率先试点。

  一方面削减室外零售店,一方面高调拥抱互联网,宜家这一进一退的背后,已经让人看到其未来的重心和方向——线上购物。

  增长依靠门店

  已有超过70年历史的宜家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319亿欧元,同比增长11.2%。虽然新商场及线上扩张也贡献了相当多的销售额,但主要的增长来源还是现有商场。

  1998年,宜家进入中国市场,在最初的十年里,仅开店3家。这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有关:需要在前期投入巨额的成本买地自建商场,而后依靠低价做大做强。除了与OEM(代工生产)供应商合作外,也鼓励各供应商之间进行竞争。为了进一步降低价格,宜家会根据全球不同产品的销量变化,不断调整其生产订单在全球的分布。

  进入中国市场后,宜家也把这样的方式带了进来。截至2009 年的11年时间里,宜家在中国市场的平均产品价格下降了约50%。而近几年年,这些产品的价格再度下调15%。宜家官网将价格的下调解释为原材料、物流方面的成本降低,以及销售数量的增长。

  在经历了多年沉淀后,宜家在中国的知名度逐渐打开,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拥有18家商场。在2015财年,宜家中国市场实现创纪录的105亿元销售额,销售增长超过18%。与此同时,2015年有超过7500万人次光临宜家中国商场,官方网站的访问量达到5300万,比2014年增长52.5%。

  显然,中国成为了宜家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相比较于其他国家,中国消费者更乐于在网上购买物品,但遗憾的是,消费者仅能在宜家的官网上看到各种货品,还得去实体店铺进行选购和结账。

  触电来得太晚?

  对于宜家在中国的“触电”,或许有人质疑:是不是太迟了?因为,早在2012年的“双十一”,由12家原宜家代工企业抱团组建的“嘉宜美”,就创下了一天200万元的销售额。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