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政风采企政风采

雀巢密集换帅 谋新打法应对业绩放缓

  受近年来瑞士法郎升值的冲击,雀巢销售额增长遭受巨大冲击。此外,由于在中国和欧洲市场业绩增幅收窄以及全球其他市场通胀因素的影响,公司在当地难以提升产品定价。业内人士表示,雀巢需要在战术上更换打法,以激活并购业务的活力,避免其继续成为拖累。

  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将恢复往年由外籍人士担任大中华区“一把手”的传统。

  日前,有消息称,雀巢大中华区总裁张国华将离职。尽管此消息并未正式公布,但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接替他的将是此前担任雀巢印尼公司总裁的罗士德(Rashid Aleem Qureshi)。

  据悉,张国华是雀巢大中华区历任总裁中惟一一个中国人。据透露,其卸任大中华区总裁后将被任命雀巢集团另一重要职位,细节另行公布。

  今年对于有着150年历史的雀巢来说,可谓“换帅”之年。因为7月初,雀巢全球刚空降了一位新CEO乌尔夫·马克·施奈德(Ulf Mark Schneider),并于2017年1月1日履新。而现任CEO保罗·巴克尔将升任集团董事长。

  对于施奈德的“空降”,外界颇感意外,他是雀巢首位来自公司外部的首席执行官,而他个人也缺乏在食品和饮料领域从业的经验。不过,投资者似乎对他很买账,在雀巢宣布对其任命之后,雀巢股价涨幅达到10%左右。

  而8月18日,雀巢集团公布了2016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雀巢实现营收432亿瑞士法郎(约合450亿美元),营收有机增幅达3.5%;净利润达到41亿瑞士法郎,同比下跌8.9%。所谓有机增长,是指公司依托现有资源和业务,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销量与服务水平,拓展客户以及扩大市场份额,推进创新与提高生产效率等途径,而获得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的自然增长。

  雀巢在公告中将业绩放缓的部分原因归结为中国食品饮料市场增速的大幅放缓,并称银鹭业务仍然对整体业绩构成拖累。

  新总裁“老资格”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2月,雀巢从辉瑞公司收购惠氏营养业务时,张国华随之加入雀巢集团。2014年4月,被任命为雀巢大中华区总裁。

  而在入职雀巢之前,张国华曾是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总裁,当时的表现“可圈可点”,外界称之“熟知中国消费者和市场环境,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果敢的领导力”。在他带领下,旗下明星产品“启赋”一时间蹿升至中国奶粉市场销售首位。张国华原先统领的惠氏营养品业务在其上任雀巢大中华区总裁后,在华销售业绩仍持续增长,并于2015年突破110亿元销售额。

  张国华的能力也得到了雀巢的认可。该公司称,张在出任雀巢大中华区总裁期间,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下,领导公司并强化了雀巢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技能。

热门新闻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