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退市,再上市,王健林赌的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
近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业”)正式启动从香港H股退市,王健林眼下正在下一个“上市、退市,再上市”的超级赌注,其规模之大、速度之迅,剧情之跌宕起伏,足以分分钟让业界为之震撼。
作为商业巨头,不仅王健林的一举一动会受到广泛关注,万达的任何变动,同样也会成为焦点。万达商业退市公告一经发布,便让业内外人士惊愕不已,毕竟作为万达帝国的核心板块从登陆港股到宣布退市尚未到一年半时间。 王健林有怎么样周详的商业盘算,让他决心豪赌一把?退市后的万达商业,能否顺利回归A股,完成财富神话的“冲天一跃”?
闪电退市
万达商业香港退市早有端倪。早在2015年,王健林与万达商业高层就已在谋划私有化之事。之所以没有对外公布,是因为高层还正在研判私有化之时机,其具体可行的路线图,还没最终定案。
万达最早对外透露 这一信息是在2016年3月。2016年春节刚过,王健林就迫不及待对外公布了其私有化公告,标志着万达商业正式进入退市倒计时。
接下来的2016年5月底,万达商业在权衡众多投资商之利益后,达成了一定妥协,最终将私有化价格定为52.8港元,比48港元的发行价溢价10%,较3月29日首次发布私有化公告前的收盘价溢价44.5%。
事实上,万达商业此次从发出退市要约,到最后成功退市,仅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顺风顺水,一切都在王健林的掌控中。按照万达商业退市计划,H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9月13日,预计7天后的下午4时,香港联交所将撤回万达商业H股的上市地位。
其实,万达商业退市并非首例。早在2011年1月20日,复星国际和复地联合发布公告称,复星国际将就复地全部已发行H股和已发行内资股提出自愿有条件收购要约,建议撤销复地的上市地位。
2016年8月15日,万达商业退市方案,已经在北京索菲特酒店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股东大会批准,万达商业在退市程序上,完成了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之后,万达商业回归A股,就只剩下程序性问题了。
回顾万达商业的上市之路,可以说是费尽周折。当初,万达曾在A股有过漫长的排队经历,其间更有地产因宏观调控上市无门的绝望。尽管王健林做出诸多的付出和努力,并没有让万达商业登陆A股市场。
A股的多次碰壁,并没让王健林知难而退,而是选择了勇往直前。被迫无奈的王健林,选择了迂回策略,远到香港的H股上市。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6.52亿的港股,每股发行价48港币,而万达商业的总股本高达45.27亿股。虽然迂和直属不同的两条路,但是目标是为了直。其实,王健林避开A股,远到H股上市,即是采取了迂的方式,来达到直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