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王百丽深陷困境
10月24日,百丽国际发布了半年度业绩,营业收入19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9%,增长速度创了上市以来最低点。净利润17.3亿,同比下滑近20%,这是继2015年度首次净利润负增长38%后的又一大幅下滑。受业绩影响,百丽结束自6月份以来的反弹,已经连续三天领跌蓝筹股。
百丽的衰落迹象从2012年就开始了,2012年百丽的净利润仅增长了2%,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百丽的净利润增长都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2008年除外),此后净利润增长速度再也没上过两位数,直到2015年大幅跌了38%。
营收的增长速度自2012年一直下滑,直到目前的0.9%。
可以看到,这与百丽前20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百丽创立于1991年,开始的业务主要是根据香港客户要求订制和制造鞋类产品,此后扩大到中国市场上。百丽的创始人邓耀先生以及后来百丽国际CEO盛百椒都是生意人,对鞋类行业有深刻的认识,从90年代中期年开始决定建立自有鞋类产品的品牌及零售网络。随后几年百丽的生意迅速扩张,成为中国女鞋的领先品牌。
百丽旗下的品牌有Belle, Teenmix,Tata, Staccato, Basto, JipiJapa, Millie’s,Joy&Peace, 15MINS及Mirabell,此外,百丽代理的品牌有Bata, CAT, Clarks, Hush Puppies ,Mephisto, Merrell。基本上女士们去百货商场挑来挑去,最后发现买的都是百丽家的产品。除了鞋类业务,百丽还代理了如NIKE、Adidas这些运动品牌。这简直是鞋界的国美,而百丽2007年上市时市值高达670亿港币,一举超过了当时国美360亿的市值。
上市之后,在资本的推动下,百丽加速跑马圈地,强势入驻各大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