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政风采企政风采

百度重启国际化:从“找水源”开始

  “百度如果不实现国际化,我死不瞑目。”在四年前的一场交谈中,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对胡勇说,彼时胡勇还未加入百度。胡勇曾在华为工作了12年,担任过华为巴西总经理、华为全球战略副总裁等职务,后于2012年加入百度,任国际事业部总经理。

  百度的国际化业务在BAT中启动最早,其于2006年就上线了日文项目。但直到现在,市场依然对百度能否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存疑。2010年百度在财报中首次披露了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当时仅有1600万元人民币来自海外业务,占比0.2%。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58亿元,但占比依然很小,只有0.5%。

  而百度在全球的竞争对手Google,其 2006年报中,43%的营收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国家,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54%。

  一位在百度产品部门工作的资深员工曾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开玩笑说,百度人的梦想是——只有百度,没有互联网。用户在百度上可以索引和寻找到任何你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但在海外市场,和所有渴望国际化的中国公司一样,要想实现这一愿景几乎不可能。

  以往中国互联网公司依靠中国特殊的市场阶段、用户习惯和法律环境,屡屡击败国际巨头,划界而治,使得中国互联网的边界就是中国大陆的地理国界。这个由7.1亿网民构成的全球最大市场,让一些公司有了足够的安全感。

  但如今随着中国互联网全面“移动化”接近完成,所有公司越来越渴求新兴增长点,国际化逐渐成为市场热点。

  胡勇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美是互联网产业的两座高峰,都具备出现全球化公司的基石。但百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通过核心的搜索业务在海外市场对抗谷歌已经形成的生态,机会很小。如今百度正通过移动工具类产品矩阵,以及海外收购,去触碰当地市场。

  “现在我们还处于找水源的阶段。”胡勇坦言,国际化业务真正能对百度财报产生规模化贡献,还需要3年-5年时间。

  走过的弯路

  “我来百度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关闭日本搜索。”胡勇对记者说。

  百度的国际化业务在BAT中启动最早,2006年就上线了日文项目,其在随后的2006年至2010年,先后上线了网页搜索、图片搜索、贴吧等功能。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说,2012年以前,百度的国际化策略是延伸国内的核心产品,比如在日本做搜索业务。但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好。

  在2012年之前,百度负责国际化业务的员工分散在各条业务线,并没有统一的规划与部署。胡勇加入百度的同时,百度新成立了国际事业部,归属于新兴业务事业群组。

  接手国际事业部后,胡勇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百度到底应该以哪种产品进攻海外市场。

热门新闻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