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创业圈子有两个极为自恋的人:周航和王兴。两者的共同点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决策,却还在对外塑造自身接近完美的形象。前者高举高打地忏悔了自己的失败,最后却冠之以“伟大”二字。殊不知,对于创业者而言,并非所有的失败者都有资格担当这两个字,大多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而后者,是一个被媒体人宠坏了的创业者。王兴在“饭否”时代被国内舆论戴上的光环,至今都没有被摘掉。他个人的成功显然比公司的成功更重要。
发展至今,已经没有人能够看懂美团点评这家公司了。去年年中,王兴还在各种场合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要不开拓海外市场,可能还有更多用户,但是国际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不你就得精耕细作,把原有的用户服务得更好,通过每个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一度让人以为,他带领的美团点评,接下来将强调精细化运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与品质,摆脱与竞争对手的胶着状态。毕竟,他说除了外卖业务,美团点评其他业务都已经实现整体盈利,公司上下应该有耐心,让商业回到正常的路上。
但进入2017年,美团点评的一系列举动,再次证明这家公司仍然处在战略迷惘期。也许,美团合并大众点评以后,也就没有战略了。一切为IPO服务,沦为资本主导的创业,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价值主张并非在用户身上。
战略倒退
4月12日,美团点评旗下住宿分享平台榛果民宿App上线,美团点评进入了在线短租市场。目前,榛果只开通了北京、成都、广州、杭州、上海5个城市的业务。
而在2月14日,美团在南京上线“打车”功能,正式进入网约车市场。目前,美团打车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应用,需要登录美团App,城市切换到南京,才可以看到“打车”按钮,其他尚未开通的城市,该位置按钮为“旅游出行”。
美团点评的互联网业务,看似呈现出毫无边界的态势。但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美团大肆扩张的新业务,基本都是目前已经存在相对成熟的平台模式。美团要做平台的平台,但是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也就是只有“小双边”,没有“大双边”。
“双边效应”是平台经济的基本特征,也就是B端和C端要同时在线,并以平台规则为纽带,彼此实现资源互换。如果说美团仅仅做外卖业务的话,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边效应。当它进一步想做平台的平台,就需要进一步开放边界。一个理想的模型应该是,美团做信息接口,将成熟的社会平台模式引进来作为“双边”中的一边。
美团在这个环节中犯下了致命的认知错误,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扩张,其封闭效应也愈加明显。自己做小的平台,从而和成熟市场上的成熟公司形成对立之势,这样消解了生态效应,加剧了零和博弈。此为平台战略中的大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