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一场十年的恩怨如今还在继续。
安踏与李宁,或许,二者的PK才刚刚开始,如今,重新新崛起的李宁更像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而稳健的安踏更像是已经成熟的青年,这注定了两个人下半场角逐更加精彩。
当然,作为消费者的你是选安踏还是李宁,作为投资者的你又会怎么选呢?
2018年新年伊始,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消费者,重燃纽约时装周的李宁,还未摘掉涉嫌抄袭帽子的安踏,还是老品牌阿迪达斯,三者当中,你会怎么选?
“我20多年前也号称潮人,今天中国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请多指教。”当年过半百的李宁在微博写下这段话之后,李宁成功刷屏纽约时装周,这场秀的价值无法估量。
仅仅在时装周后的一个多月里,李宁的股价已经从6.04港元一路上涨到8.32港元,涨幅达37%,一月内市值上升27亿港元。
相比此时如火如荼的李宁,如果现实告诉你今天排名第一的本土运动品牌是安踏,你相信吗?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当然在许多一线城市消费者看来,同样有些些不可思议,因为安踏从来就不是他们购买运动装备时的首选。在他们眼中,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往往是一副“土豪”的形象——产品设计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设计涉嫌抄袭,但是却财大气粗地占据了央视体育频道广告的半壁江山。
01 李宁与安踏的PK
如果不买“爱国”的李宁与俗气的安踏,你会买谁?
或许很多高端的人会考虑的老牌的阿迪达斯以及耐克。
但这是中国的主场,更多的消费者更愿意消费适应中国人习惯的品牌,因此,在中国,绕不开李宁和安踏。
李宁与安踏,谁是佼佼者?
如果以财务指标作为判定标准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的确确是——安踏。
市值方面,安踏以1048.32亿港元稳坐中国第一体育用品公司的宝座,相比李宁的154.92亿港元的市值,多出6倍多。
营业收入的对比从2012-2016年的对比也可见一斑(李宁暂未公布2017年年报表)
△ 安踏、李宁营收对比
净利润的对比更是相差甚远
△ 安踏、李宁净利润收入对比
安踏的成功是本土运动品牌的一次“定位反思”——丁世忠管理安踏紧紧抓住李宁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出的错误决定实现逆袭,安踏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曾尝试去“耐克模式”并获得成功,比如,安踏不再追求明星代言,或者打造高大上的品牌,而是深耕低消费用户,这是一批庞大的群体,尽管中国一线城市的收入不菲,但中国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是有“时间差”的,安踏的成功正是利用这个“时间差”,用实惠的价格去满足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刚刚觉醒的运动品牌消费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