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政风采企政风采

长城汽车80亿到1000亿的七个战略要点

  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长城汽车从年销售额80亿的自主车企“小兄弟”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千亿,利润过百亿的领军者,利润总额长期处于自主车企中遥遥领先,净利润率直追汽车行业全球第一的保时捷,创造了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史上的一个奇迹。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据)

  作为一家没有合资背景和缺乏政府资源的民营车企,长城汽车的崛起背后,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长城汽车的战略顾问,里斯中国在过去的十年中亲历了长城汽车聚焦SUV战略的形成、实施的整个过程,特此整理长城汽车从80亿到1000亿的战略要点。

  明确“大树型”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本质属于竞争战略。商业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而非企业,企业战略思考的起点应当从审视和厘清品牌发展战略开始,品牌战略最终决定企业战略。

  三种典型品牌发展战略

  “伞型”:企业把已有的知名品牌当作大伞,在伞下推出各种品类的各种产品,我们称之为“伞型品牌发展战略”。典型代表如日本家电企业以及中国家电企业中的海尔、长虹等,普遍特点是营业额高,而盈利能力弱。

  “灌木型”:企业同时出击多个品类,推出多个品牌,品牌在各个品类都缺乏主导性,我们称之为“灌木型品牌发展战略”。采用该模式的多为中小企业,部分大企业也属此类,如破产前的通用汽车,虽然拥有多个品牌,但无一处于品类主导。

  “大树型”:企业长期聚焦一个品类,一个品牌,逐渐形成品类主导,成为企业强壮主干;然后根据品类分化趋势,适时推出第二、第三品牌,最终形成企业大树。此类企业往往竞争力突出,盈利良好。大多数行业中领先者,如可口可乐、丰田汽车、苹果公司都属于此类代表。

  相较前两种模式,“大树型”品牌发展战略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且适应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是一种理想的品牌战略模式。

2008

  2008年的长城汽车:典型的“灌木”

  2008年的长城汽车刚经历了一轮新的扩张:为实现成为主流车企的目标,企业投资数十亿进入轿车市场,并开发MPV产品。出击更多品类并未给长城带来预期的销量。由于轿车市场竞争激烈,而长城自身缺乏在轿车品类中的品牌基础,销售惨淡,2007年上市的轿车车型精灵月销量更仅有200辆,MPV也在十名之外。原处于SUV品类领先地位的哈弗,也由于缺乏新产品而竞争力减弱,下滑至行业第四五位。

热门新闻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