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合规性问题从来就是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现代营销中,品牌沟通手段、消费者意识、竞争对手行为、营销技术、监管机构法律制度等更迭变化都可能让企业陷入不利局面。
1.社交媒体热潮下非理性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企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不鲜,如某公司发微博擅自使用17张版权保护图片被判赔5万;某企业微信公众帐号因擅自将注明了不得转载的原创作品稍加修改后进行发布侵犯了原作者著作权而被告上法庭。另外目前微信、微博等平台提供商也屡次发布规范,加强了对原创内容的权益保护,规范内容复制转载行为等,国家相关部门、一些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行业协会联盟等也积极与到监督保护知识产权的队伍中来。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也是虚假信息、隐私泄露、名誉侵权等其它侵权风险的重灾区,非常值得企业特别重视。
2.品牌代言及广告的敏感区
网络和新媒体造就了许多新型明星比如选秀明星、网络红人、社交媒体大号等,以名人明星微博和微信、知名大V等自媒体主体由于拥有大量活跃度高、粘性强、爱分享和评论的优质粉丝群,也正在成为企业发布营销广告及品牌代言的热门阵地。对于市场营销人员来说,选择企业代言人向来慎之又慎,不仅需要考虑代言人形象是否与企业产品品牌风格匹配,更需要预防代言人****及与违背品牌行为的突发事件带来的潜在风险。而无论是邀请代言人、发布品牌广告,都需要时刻紧密关注国家的法规制度。
3.竞争对手发起营销挑衅
在企业生态圈中,总不乏竞争对手和同行间上演的各式戏码。有些企业也许天生具有挑衅因子,有些企业或是想借撕逼营销炒作,目的自是双方心如明镜。企业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的最好方法自然是使用法律手段,如果决定要在营销活动中开展竞争也需要慎重考虑。营销人员要密切了解自己企业的背景,如企业所处环境和行业、企业文化、处事原则、竞争对手策略、市场营销的底线等,并且要考虑于此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以及随后的内部追责问题等。另外,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对自己可以预见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挑衅行为,具有事先的响应预案,而不是冲动用事或惊慌失措。
4.消费者群体“集体投诉和诉讼门”
你的客户群体将是另一个你需要管理和防控的风险来源。你在营销中对于效果的描述,最好有详细客观的实践数据作为支撑,不要对效果进行夸大。需要记住,消费者可以塑造一个品牌,也可以毁掉一个品牌。对于消费品企业,由于更有可能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目标,所以更需要对应对潜在的集体诉讼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定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