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米告别轻狂的战略,是转型?还是转战?!雷军曾这样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到今天来看,究竟是“风”小了,还是“猪”太重?一个十字路口标志,一边是科技,一边是人文;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么去走。
小米:国产手机中的“大米”?
在国人看来,小米就是中国版的苹果;在海外市场看来,它就是中国的特色“大 米”。而在近来的半个月里,这么一个看似成熟的手机厂商,从虚报销量被罚,到泄露用户隐私被查。两次被举报,两次“诚恳”道歉,看似成熟的小米其实未必熟 了。2010年小米拔地而起,虽然其成长饱含争议,但数据显示,如今小米市值已达“数百亿美元”,是国内市场销量第二的厂商。如今,外界对于小米的要求变 得更为“严格”,“差评”也由此愈发显眼。
接二连三的“泄密门”
三地媒体因泄密事件齐轰小米
今年5月,国内著名的安全漏洞报告平台“乌云”发布消息称,小米论坛官方数据遭 泄露,直接影响800万论坛注册用户,个人数据安全面临威胁。小米官方承认确有部分2012年8月前注册的论坛账号信息被非法窃取。8月14日再传出消 息,小米受到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委员的调查。据媒体报道,继中国台湾监管部门宣布针对小米手机自动回传资料至北京服务器一事展开调查之后,新加坡监管部门 也对外表示,正对一起小米手机涉嫌泄露用户隐私案进行调查。
泄密门再遭新加坡调查
继台湾开始调查小米手机自动回传资料的问题之后,新加坡也宣布着手调查。据报 道,新加坡监管部门对外表示,正对一起小米手机涉嫌泄露用户隐私案进行调查。事情起源于一名新加坡的小米用户的投诉,他的个人信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泄 露。这名用户说,他在使用小米手机后,收到很多来自外国的不明电话.
销量造假 被饥饿营销绊了一跤
在台促销3分钟售罄?
多次通过“饥饿营销” 在台狂揽人气的的小米,再次遭遇当地舆论的炮轰和相关部门的介入。小米16日在北京发布miui6的当天,也在台湾举行了促销活动。网站开放当下不少用户 无法登入,登入后发现才过3分钟不到,热门配件“小米随身WiFi”已没库存。8月初,因虚报销量被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开出60万元新台币罚单。在台 湾监管部门看来,此类广告宣传不实,不仅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也是在以不合理方式误导用户情绪化消费。
屡试不爽的方法,为何水土不服?
8月12日,小米在印度以2.4秒售罄20000部小米3,新纪录又诞生了。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抢”恰是小米走到今天的重要法宝。之前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 为何遇水土不服呢?一方面如今的用户对小米的期待“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台湾相关部门对企业市场行为管控更严。依赖杀价和营销手段的扩张,暴露的问题越来 越多。小米在专利技术方面的空白,更让人对其发展忧心忡忡。毕竟,在强手林立、虎视眈眈的台湾手机市场立足,最终的关键还是要靠技术实力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