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人都在喊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开始进入血海,手机增速大幅放缓,15年深圳手机上游一级供应商已关掉13家,其中就有闹得沸沸腾腾的中兴供应商福昌电子和锤子手机代工厂中天信,上游供应商的倒闭侧面反映出了国内手机市场的下游品牌的疯狂洗牌。
日前,新浪微博发布了2015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微报告》,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华米VO(华为、小米、Vivo、OPPO),而新四大里,只有华为是始终不变的。
面对小米的崛起,华为顺势推出全新的子品牌荣耀与小米针锋相对,而中兴、联想和酷派则没有跟上互联网营销的节奏,慢慢就跌出了国产四大,而取而代之的Vivo、OPPO虽然也没有跟风互联网营销,但却凭借着强大的线下渠道完成了逆袭。华为作为旧4大中唯一保留在新四大的成员,超强的应变能力及有效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是它不惧国产手机寒冬的其中一个原因,而雄厚的专利技术支持则是另一个原因。
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由于中国和北美关键市场的疲软,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2016年仅增长7%,至15亿部。虽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乏力,但印度市场却是难得的亮点。Gartner称,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16年将增长29%,而且这一势头将维持到明、后两年。
国内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各大品牌厮杀激烈,为了抢占越来越少的市场份额,只能压缩利润空间,对公司经营来说肯定不是长远之计。于是,我们看到小米推出了空气净化器、电视机乃至电饭煲,对外宣称是扩充产品线,打造小米生态链,但却难掩其在智能手机研发上的后继乏力、其核心优势也日渐薄弱。
但为了守住国内市场的利润,小米也是不得不这么做。若你要问,国内发展不下去,可以去海外啊。但海外最看重的是什么,专利技术!这也是小米最欠缺的:
——2014年爱立信在印度起诉小米专利侵权,一时间使得小米手机退出印度市场;
——2015年12月,知名NPE(专利流氓)Blue Spike在美国向小米提起诉讼,指控小米与Tomtop设计或贩卖的智能通信设备侵害Blue Spike所拥有美国专利;
——今年2月份小米借美国虚拟移动运营商US Mobile进入美国市场,但是首款进入美国的却并不是小米最新款的手机,也不是小米的高端机型Note系列,据说是一款阉割机,无法在美国使用4G网络,采用的是老旧的安卓4.4系统而不是MIUI界面。
即使海外市场诱人,但小米也只能看着肥水流走。那流到哪里去呢,自然是荣耀的田里。
——2015年,技术宅出身的荣耀成立仅两年便成功打入74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突破4000万台大关、销售额约60亿美元,成功晋身全球互联网手机顶尖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在海外增长4倍,销售收入在荣耀整体中的占比超过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