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根冰棍的风口论)
在经历了数年的不温不火后,冰品市场在近两年迎来爆发,主流价格区间已经从2元跃升至4元。业内人士指出,从2014年起中国冰品市场非常活跃,从厂家投入、渠道热捧、资本青睐、消费者热购来看,冰品市场的风口已经开启。
价格高端化 主流价格区间跃升至4元
“中国有着非常复杂的市场动态环境,不光是冰淇淋行业,很多行业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而高端化是一个趋势。”雀巢大中华区食品及饮料部冰淇淋业务单元副总裁李汉基指出,中国的冰淇淋行业正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而出现高端化的新趋势。
今年夏天,雀巢在中国市场一口气上线4个系列8种口味全新的冰淇淋新品,其中有冰淇淋界的网红——“笨NANA”雪糕的升级版。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雀巢新品种定价均比此前上浮了0.5元至2元。以定价8元的雀巢“8次方”为例,较原产品的6元高出30%多。
洞察消费升级先机的不止有雀巢。伊利、蒙牛、和路雪、哈根达斯、八喜等品牌都先后发布中高端产品以及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创意产品。中高端产品比重的加大也使得冰淇淋市场的主流价格区间上移,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指出,价格上移趋势从2014年开始,2015年、2016年更加明显,目前主流价格区间是4元,“主要原因是消费升级,小孩子兜里有钱了。”
业内人士指出,各大厂商纷纷推出高单价产品的最主要原因更多来自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两年冰淇淋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消费者更愿意花钱购买高品质的产品了。”朱丹蓬指出,冰淇淋高端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随着中产阶级以及零零后消费族群的崛起,中国的冰淇淋市场正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配料健康化 糖度降低、奶度提高
无论是东北大板还是马迭尔的走红,都印证了一个道理——“健康”标签成为冰淇淋市场的万能药,消费者非但没有抵制冷饮价格的上涨,反而表现出愿意花钱购买高品质产品的趋势。
长久以来,在消费者的理念里,冰棍、雪糕和冰淇淋都是营养不好、吃多了容易发胖的垃圾食品。为了正名,大批冰淇淋厂商竞相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健康”标签。消费者追求有机、自然、低脂、低糖、美味、高蛋白的消费潮流,使得冰淇淋厂商在推新品时呈现糖度降低、奶度提高的趋势,在产品创新上也是花样百出。
光明益民一厂在今年推出了紫薯口味的冰淇淋,蒙牛则推出了红薯口味的冰淇淋——随便一支红薯,这款产品不仅有红薯的形状,更有红薯的口感,让人产生冬天烤红薯在冰柜中售卖的感觉。雀巢今年上市的呈真水果棒,采用了真水果代替一般产品使用的水果酱。而去年火爆异常的东北大板能够崛起最主要的因素是配方健康化与包装质朴感,原料上采用新鲜果肉、植物提取物和新西兰进口奶粉,包装上用的是怀旧风的蜡纸,“简单的配方和口感反而带来了较高的市场接受度”,朱丹蓬指出,冰淇淋产品有向功能型产品发展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