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过河拆桥!星巴克COSTA甩开中国合伙人,正瓜分万

长期以来,COSTA 就像它的英国血统一样,固执、傲娇又传统。

  长期以来,COSTA就像它的英国血统一样,固执、傲娇又传统。

  但面对增长喜人的中国咖啡市场,这位“死脑筋”的英国绅士终于坐不住了。继星巴克在今年7月花费近88亿元将华东1300家门店收归己有之后,COSTA也开始迈向全资运营的操作路径。

  据英国媒体《Telegraph》报道,COSTA母公司Whitbread集团上周宣布以3.1亿元收购悦达咖世家(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剩余49%股份。该公司为COSTA与江苏悦达集团合资设立,收购后完成后,COSTA将全资拥有中国南方市场。

  COSTA的“贴身缠斗”战略

  COSTA的海外拓展脚步之慢一直为人诟病。虽然与星巴克同为1971年成立,但直到1999年,COSTA才在迪拜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

  同一时间,星巴克已经在北京开设门店,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慢了几拍的COSTA,直到2007年才在上海落座中国第一家门店。而此次,在星巴克几乎垄断中国咖啡连锁市场时,COSTA也走上了其全资运营之路。

  尽管COSTA母公司一再强调,“不同于星巴克,我们是第一家把顶级手工咖啡带到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但毋庸置疑的是,从选址到扩张战略,COSTA对星巴克几乎在“贴身缠斗”。

  值得一提的是,选址上,COSTA几乎每家门店都紧邻星巴克。这与麦当劳、肯德基这对欢喜冤家十分类似。贴身战术,不仅节省了市场分析和考察的时间与高昂成本,还可以巧借星巴克在消费者心中先入为主的地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而COSTA之所以敢打贴身战,不仅源于对自身品质的自信,更是因为找到了足以放心依赖的靠山。

  而COSTA之所以敢打贴身战,不仅源于对自身品质的自信,更是因为找到了足以放心依赖的靠山。

  十年前,COSTA亚洲区总裁博斯邈(Paul Smith)说:“找到实力雄厚的中国本土公司合作是最好的发展方式。”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前,COSTA花了3年时间做中国市场调研,其中除了调研消费者心理、市场状况,重点的一项是选定合适的合作伙伴。

十年后的今天,COSTA启动全资运营,大肆甩开靠山。这番“翻脸不认人”的做法再次与星巴克的做法不谋而合。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